最近的局势不太平。
前阵子的韩国萨德,大家都清楚了;4月7日,美国朝叙利亚发了60枚导弹,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今天,朝鲜史上最大规模的阅兵又“盛大”举行……
连Sir这个不关心政治局势的“死文青”,也听到炮火的声音。
这不禁让Sir想起一部剧。
该剧是中国影视史上,对战争刻画最为深刻的电视剧之一,它的原班人马,曾创造出中国影视分贝最高的逆袭。
可惜,同样是这队人,视野与格局甚至更上一层,但它的境遇却堪称悲壮。
开播前备受期待,开播后收视一路走低,当时甚至有媒体报道,“众多批评让自身蒙羞,更让各大卫视此前的激烈竞争变得十分可笑。 ”
可笑的到底是谁?
时间已给出准确的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谈一部战争剧好,会说它拍出真实战争的残酷无情;而真实,只是这部剧不起眼的一个优点。
这部剧好就好在,它的战争,超越了民族民怨,它的战争,不止是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更是战争与历史,历史与人性,人性与命运的对话。
这样的剧,十年一遇。
文 | 罗罔极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心中最好的战争剧,没有之一。
豆瓣8.8,还是“对不住”它。
嗯——
《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是一部怎样的剧?
在刷完最后一集的当夜,我严重失眠了。
我辗转反侧,主角们的沧桑身影、严格写实的残酷沙场,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它让我看到真实的战争。
别管死的了
1942年,在中缅边境,聚集着一群包括孟凡了(张译 饰)在内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
他们只求有口吃的,如同活死尸。
纵观全剧,他们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断看到希望,却没赢得一次值得振奋的胜利。
与其他鼓吹战争的剧不同,《团长》真正描画出战争的残酷。
一个连的中国陆军,由于装备不全,被日军坦克无情碾压,惨无人道地被屠杀殆尽。
通过血战打下的据点,并不能带来振奋的欢呼,只有一具具数不清的尸体、墓碑,以及哀伤的死寂。
剧中主要描写的松山战役,最终虽然取得胜利,但中日伤亡比,达到惨烈的7:1。
而这,也几乎等同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大数据。
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算起),中国陆军阵亡300多万,空军几乎打光,海军全部打光。
如果再算上被屠杀、间接伤害的平民,中国的受害者多达3500万。而日军的阵亡,却仅50万上下。
以上资料来源于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那么,仗为什么会打成这样?
《团长》的编剧兰晓龙,摸到这场战争一些实质。
那时的中国,尚未从农耕社会中转型出来,民众只知耕地,而不懂现代化,更不懂战争。
我们有了伤亡
因为我们有几百个你不喊趴下
就不会趴下的乡下大哥
我的大部分同袍
擅长的是耕地而非打仗
事实上,自汉亡以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最擅长的是文明同化,而非武力战争。
农耕社会,讲究的是自吃自种、老守田园,一个人可能一生都没出过村镇,生活缺乏激情,但又非常安逸。
数千年的积淀,就形成了“无比热爱安逸”的民族性。
我在对岸被打的全军尽墨
可是一看到日军开始修防线
我们就想 哎呀 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想要安逸都想到不要命的地步
这是编剧兰晓龙,对宋、明、民国军事软弱的一个核心思考(隋唐元清都不是汉族王朝)。
在写剧本前,兰晓龙前往云南边境住了五个月,并与当地老兵聊天。
他熟稔了当年的滇缅战争,并塑造了团长龙文章(段奕宏 饰)这一角色。
在剧中,龙文章不但是个军事天才,甚至像是个回到70多年前的现代穿越者。
他智勇双全,在沦陷区收拢了千余残兵。
指挥得当,但由于战力过于悬殊,仍然被日军打得全军尽墨。
你心比天高
你命比纸薄
后来,龙文章以奇迹般的上帝视角,又洞穿了日军的阵地布防。
他为长官献上进攻部署,自己领兵先行,企图改变战局。
这样的角色,简直像“抗战神剧”中无所不能的主人公。
但是,他的结局却和神剧完全不同。
上峰突然下达停攻令,龙文章被后续部队出卖,最后一战,再次全军尽墨。
二百名敢死队,被饿狼般的日军包围。
原定的坚守两天,变成无尽的长夜,激昂的死士相继沦为绝望的死尸。
《野草闲花逢春生》,阿译(王往 饰)唱的这首歌,在第一集中本是笑点,最后却变成我泪崩的引线。
天给的苦给的灾
都不怪
千不该万不该
芳华怕孤单
林花儿谢了
连心也埋
他日春燕归来
身何在
这说明什么?
面对长官的背叛、时势的巨变、战力的悬殊、士兵的无知,即便你是全知的穿越者,也依然无力回天。
当你用生命去维护理想时,总会有如此的现实主义者使你绝望——
我日你先人的川军团
在剧中,即便是“红色游击队”也并没有被神化,由于武器装备太过悬殊,一天之内便被日军尽数消灭。
中国抗战的胜利,正是建立在这一具具尸体之上,而非某些“神剧”中的某个人或某小队,亦或某个团体。
看剧时,我几度陷入悲哀。
《团长》中主角们的人格,大多经历了这样的转变过程——
满腔抱负的热血愤青——信仰破灭的败兵杂碎——求口饭吃的行尸走肉。
孟凡了年轻时,也和我们现在的愤青一样,喊口号、宣扬爱国,上街同自己人对峙——
一致对外那功夫
小太爷游行啊 我参加游行去了
对面那大棒子刚一抡起来
我就给吓尿了
而一旦上了战场,面对无力的友军死尸,他才明白自己曾坚信的理想,在严酷的现实中是多么无力。
打了五年仗,输了二三十场。
极端的环境,迫使他从有知有礼的书香门第,变成吃饱混日子的落寞兵痞。
在此表扬下张译的演技,比“神剧”中的鬼子们更入木三分。
他想当英雄,但后来,他成为自己曾经最鄙视的无耻杂碎。
装死,渴望妓女,当三次逃兵……
绝望、挣扎,敌军与我军、正义与人性的多重夹击,把他逼成思绪凌乱的癫狂困兽。
这是战争时期,大多数底层士兵的现状。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洗礼,他们并没有成长为盖世无双的军神。
倒是心中的激情火焰,反复不断被消磨殆尽。
他们逃、他们自杀、他们沦为懦夫,外部环境太过极端是其中一个原因。
面对强大的坦克,一整支“大刀队”根本无可奈何。
但,毛泽东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
士兵颓废的内因,是他们的信仰不断遭到幻灭。
就像张立宪(李晨 饰)上了战场,被后续部队抛弃后,才终于明白战争不止是敌与我的殊死搏斗,有时候还是同胞间的利弊取舍。
张立宪死了 是自杀
我多希望这个曾经很俊朗的情敌
是因为破相而自杀的
可我知道不是 是他的神坍塌了
他们的信仰为何幻灭?
原因一:无能的国民政府,无耻的同盟国政客(美英苏),屡次让他(他们、底层阶级)充当炮灰,只把生命当成数字,肆意践踏。
八个脑袋在嚷
听我的 只准听我的
我总想着那些在我身边战死的中国兵
没有他们 我早会被日本鬼活剥
没有人对他们 哪怕说个好字
这不公平
原因二,也是兰晓龙迫切想表达的主题之一:遗忘。
即便当时的长官、同胞们不把士兵当人看,士兵赴死至少还有一个意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栽树者最怕的,是被乘过凉的后人遗忘。
再过上十年 几十年
咱们在这儿做了些什么
也就没人知道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部剧在很多细节上,都要严格遵照历史。
刚死就会被他们忘掉
就好像没活过
不知道为了什么
东北沦丧时,大半个中国沦丧时,数百万人战死后,有人把他们忘了。
民国前期,中国领土面积1140万平方公里,现今960万。
如今,除了仅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外,我们还有多少人记得,那近200万的国土都到哪儿去了?
三两个字就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
现时中国的军人怕是都应该去死
可我们没死
只因为上下一心地失忆和遗忘
兰晓龙很清楚:民国是个极复杂的时代,是不能下定论的。
《团长》在某种程度上,以浓缩、抽象的手法,企图阐述某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
孟凡了,象征的是战争中大多数底层士兵,他们拼死抵抗、饱受磨难,充当中华民族的最后脊梁,可我们却几乎叫不出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我们永远怀念
为本剧
献出生命和鲜血的战友们
而东北人迷龙(张国强 饰),则是在象征、隐喻当时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
战斗力全村(全国)最强,坐拥大量资源,却只知一味地吃独食、保存实力。
“九一八”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当其他人一门心思筹备抗战时,迷龙却在冷眼旁观。
“长城抗战”时,东北军正是以迷龙这样的冷漠姿态,迟迟不肯发兵支援,才致使了惨烈的战败。
于是在中央的统一组织下
是上了西北军
上了山西的晋军
中央军上来一个军团在长城抗战
张学良不管 在旁边看着
说反正我不抵抗
数十万东北军在旁边看着
直到张学良下野,“七七事变”之后,东北军才真正开始抗战。
而到这时,东北军早已不如往昔,被张学良败光了家底。
就像迷龙,赌输了所有家产后,才没了“后顾之忧”,肯上前线抗战。
迷龙用一把色子把自个儿输光了
他转过身来穷得和我们一样
我只肯定一件事 他不再愤怒
不再向我们所有人挑衅
他有了答案
编剧的心思,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在前三位男主角中,龙文章象征穿越回到过去的孤胆英雄、孟凡了象征底层士兵、迷龙象征东北军。
那么,男四号虞啸卿(邢佳栋 饰),又象征了什么?
统治阶级,也就是上峰。
再往白了说,虞啸卿太像蒋介石了。
读过蒋介石传记、日记的人会发现,蒋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军人,信奉儒家,满口大道理,极擅长嘴炮。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庐山抗战声明,我现在看了都会热血沸腾。
犹如在黑暗中见到一丝光明
我们的魂都被他叫醒了
和虞啸卿一样,蒋介石年轻时,也是个崇尚“杀身成仁”的主儿。
推翻满清时,蒋介石担任杭州起义敢死队队长,写好遗书后身先士卒。
侥幸没死,便节节高升,格局越来越大,离死亡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不接地气。
我国很大
我族军人
数千年没有过如此的溃败
我们都该死
你 我 他们
都该死!
他们站在中国的顶端,将眼界放大到宏观世界,眼中的人命不过是一堆数字,部下们不过是棋盘中的砝码。
为了能够“将军”赢棋,他们可以舍弃任何卒、炮、马、车。
换句话讲,他们只知天下,不见苍生。
龙文章:西岸的村乡都快成无人乡了
多是抓去修南天门死的
虞啸卿:根本算不得情报 民间传言!
在最后的结局,“南天门”一战中,虞啸卿为了等待后续大部队、美国的军备物资,抛弃了龙文章的二百名敢死队。
对此,我们无比痛心,甚至有人@老脸认为,虞啸卿比鬼子更可恨。
一个把手下的兵当成战争的燃料玩命烧的武夫
只为了成就自己的英名
比鬼子更可恨
那么,虞啸卿真的是个极端自私的伪君子吗?
未必。
否则,官方给他贴的标签就不会是“大国之魂”。
《团长》的好就在于,它里面的每个角色,都不是黑白分明,而更凸显某些悖论,以及复杂的人性取舍。
根据美国顾问的说法,虞师的部队没有后续支援,即便强渡攻下“南天门”,也很难全部歼灭反斜面的日军。
也就是说,进攻未必能胜,但战争打完以后,虞啸卿必定会沦为光杆司令。
是牺牲二百人,换取等待两个师的后续支援,打一场万无一失的胜仗,自己升为军长。
还是为救二百人,动员万人之师,不但很可能战败,且无论胜败自己都会失去一切?
换位思考,你会怎么选?
历史上诸如此类的选择,屡见不鲜。
打个比方——
我们都知道,“花园口决堤”是国民政府犯下的“三大惨案之一”,直接致使数十万国民死亡,堪称惨绝人寰。
但,今天的史学界还有另一个说法:“花园口决堤”也成功阻碍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根据哈佛研究员陶涵的推论:如果当时不决堤,数十万国民不会被淹死,但日军的进攻步伐会加快2-3年,抗日战争很可能迅速溃败,间接导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
假设这是真的。
现在,我们不是穿越者,只是换位思考成当时的抉择者,你会怎么选?
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不敢评论。
在历史上、现实中的很多时候,有问题的并非答案,而是问题本身。
“怎么选”有时只在于价值观的取向,而无分对错。
要以本人的价值观来看,一个政府要以牺牲无辜民众来取得胜利,那这个政府存在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
但我不是军人,更不是领袖。
我不是栽树者,更没能力当抉择者,我只是一个乘凉的后人而已。
我不愿自己一边乘着凉,一边又对迫于形势而左右非人的,真正为民族谋取过利益的前人们痛骂不绝。
我所能做的,只有铭记。
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想起崔永元做过一件令我佩服的傻事——
他竭尽所能,拍了一部纪录片《我的抗战》。
豆瓣9.5,却鲜少人看过,导演之一康洪雷也是《团长》的导演
为了拍这部片,他对四千名抗战老兵进行抢救式采访。
没人能理解,拉不到投资。最后,崔永元险些把自己的车都赔了进去。
只要稍稍留意票房动向,我们不难发现:但凡沉重的历史题材电影,近年都在赔钱。
《赛德克·巴莱》《一九四二》《太平轮》《黄金时代》……
赔了上亿元的史诗巨制《赛德克·巴莱》
我们自问:以上的电影,真的比《泰囧》《捉妖记》差吗?
不。
只是我们的观众,宁可把时间献给傻笑与无聊,也不愿正视沉重的历史。
我们在历史上占了什么地位?
再看一看我们现在可能扮演什么角色?
如果我们不这么做
我们将因迟钝而冒真正的危险!
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是的,人人热爱安逸。
但,如果因为安逸而接受遗忘,因为懒惰而不去正视、铭记、缅怀。
那么,我们不光会令前人寒心,当国难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怕是也只能有砸国人车、封国人店的“正义”之举了。
就如龙文章所调侃的——
你说咱仗打不了 国治不好
至少还有逼国人玉碎的本事吧
这么容易到手的正义
不要白不要
正义啊 伸手就能拿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论点来源可参考书籍:兰晓龙《我的团长我的团》、关河五十州《一寸河山一寸血》、陶涵《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黄仁宇《从大时代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可参考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晓松奇谈:九一八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