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浪漫,从自恋开始。”
这句话不是陈凯歌说的,是王尔德说的,但是用来形容陈很合适。
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从《无极》到《道士下山》,有人说陈凯歌的电影在走下披路,再也拍不出那样的传世之作。
在我看来,纵观陈凯歌的电影创作线,他的态度一如既往。
他的自恋源于对自己的慷慨。用尽气力去取悦自己,做一场华丽的梦。
“我对自己今后的创作一点也不惶惑,我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继续拍我想拍的电影,我相信这样做对人民是有益的”,“有一天,人们会说:‘陈凯歌,我们感谢你’”。这是陈凯歌的原话。看,多么“浪漫”的一个人啊……
不过由此看来,他的梦也并不想太孤独,他也想把这样的梦献给别人。
陈凯歌这样的人,成王败寇。“成”时便是《霸王别姬》,“败”时也不过就是《无极》。
他没有变,一如既往。他的叙事一向如此,好像是刻意在淡化,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去倾诉和表达。
没有江郎才尽,因为他对“极致之美”的执念还是那样强烈、那样用力,像摇滚少年的眼睛,纯净莽撞、无畏炙热。
他要做梦,一场《午夜巴黎》般的梦。
他对这个难看的世界有些鄙夷失望,但是他不想声讨,他要歌颂。
歌颂最“美艳”的江山、最“壮丽”的美人。
因此,有了《妖猫传》。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原著有4本,电影只有2个小时。不得不说,文字和荧幕的改变,加之语言的差异和文化立场的调换,使得这部电影在整体的叙事上有些跳,容易让观众一头雾水。
埋了很多线,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十分规整而典型的玛丽苏故事——所有的男人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杨玉环,而杨玉环却包容万物,最终牺牲了自己。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口碑会两极分化的原因。
极致奢华奇美的视觉盛宴像一针吗啡,在割开现实的血肉那一瞬间,观众不会那么撕心裂肺,一点麻、一点刺痛,但是醒着,清清楚楚的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这就是《妖猫传》想要的效果。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去年上映的《大鱼海棠》:圆了一场中国风的美梦,却没讲好一个故事。
但不得不说,毕竟有原著在前,又有演员的演绎,因此在人物塑造上,《妖猫传》比起《大鱼海棠》还是成功了很多。
至少每一个人物都让大家记住了。
记住了阴冷却痴情的黑色妖猫。
记住了“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白居易。
记住了口音蹩脚,喜欢坏笑的空海。
记住了曾自由如风,却对放不下执念、苦守一生的白鹤少年。
记住了坚持说“这不是为你写的”却笑出眼泪的李白。
记住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也记住了陈云樵和春琴的凄凄“爱情”……
“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胶漆。
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
世人对大唐的开元盛世的追忆神往从那个年号过去的那一年便开始了。
“如果你留在这里,这里就变成你的现在,不久以后,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才是黄金时代,这才是现实,不尽如人意,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无论是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还是狄更斯的《双城记》,都早已将世人对时代的怀念无情的解剖出来。
只是世人不愿意醒。
“人一生的浪漫,从自恋开始。”
凭着陈凯歌能坚持自恋这么多年,依旧有一颗折腾不止的赤子之心这件事
顶一下《妖猫传》,值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