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斫琴名手有四川雷氏和江南张越。在选材上,雷威有点与众不同,琴面用松杉,而非桐木。书中提到《琅環记》:“雷威斫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中独往峨眉。酣饮,著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斫为琴,妙过于桐。” 桐木更为坚实一些,杉木较为松透。 但有一些共通点: 一是振动性好,取音容易;二是性质稳定,不易变形;三是符合琴的趣味,不惊不喧,中和雅致。
除了材质,古琴的声音品质还要看面材和低材的配合,槽腹制度,髹漆工艺等因素。好琴用旧古,比如水槽,木鱼,鼓腔,败棺等等。好的琴应该具备古,透,松,润等发音特点。也有造假者利用现代技术,比如火烤,冷冻等仿古。但是弹琴到一定程度的人,一上手就能辨别鉴定。旧琴的古,自然,有神采,有韵味,有生命,是活的。 古人造琴绝不粗制滥造。经旬累月地呆在深山老林里觅良材,这种匠人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百衲琴” 是由许多条小木条胶合而成,为唐肃宗时监察御史李勉创制。
先人造琴拟天地万物。 五弦象征五行,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旬六日,一些配件的命名也是,如岳山,承露,龙龈,龙池,凤沼,天地柱,雁足等等。“合天人之和。”
古代制琴会按照弹琴人的个人特点进行变动,后来才发展固定成如今长短合适的部分。不过对我来说,开始还是有点不适应,因为手不够大,跨几个徽位的练习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手快断了。
琴的形制分;仲尼式,列子式,伏羲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这些样式都有名琴传世。其实都比较简朴。当初选琴的时候,老师有帮忙试弹,有些声音没有那么大,我选了声音比较响的那把。
当然也有把琴装饰的很华丽,以彰显身份的,如明代有“珞王琴”,日本正仓院有金银平脱琴。但最终还是要靠声音说话。古琴的面板和髹漆对声音的影响很大。髹漆是将生漆与鹿角霜搀和在一起,敷在琴材上,成为漆胎,打磨平整以后,再用大漆均匀地涂抹数遍。 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打磨的,有机会一定要观摩一下。灰有几种,最好是鹿角灰,其次是牛骨灰,瓦灰不耐磨。也有金,玉,宝石的屑入灰胎,称为“八宝灰”。声音不一定好。
装徽在髹漆之后,古琴有十三个徽位,是泛音位的标志。徽多为蚌壳为之,也有金玉。古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反射光,便于取音 。徽位的位置必须定准确,稍有差错,弹奏会有问题。古琴用十二律上下相生法。(定徽法见图片)。
除此之外,琴的槽腹,岳山,用弦等也有很大的影响。古人对琴都有命名,叫“琴銘”。我是不是也该给家里的琴起个名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