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的人把工作与生活分开得很开,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泾渭分明。我曾一度十分鄙视这些人。因为几十年来,我一直都是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的,并且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不仅如此,对于工作,我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对于生活,我可以随意苟且将就。
一般而言,把工作带回家,没事;可是把生活带到工作中,不行。所以,我所谓的“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是个假命题,生活可以马马虎虎,工作却来不得半点怠慢。而且我还觉得把工作带回家很正常,这样不耽误工作,还能显示我一心扑在工作上。
直到有一天,下班以后,我的吃住休息都远离了工作场所,不知何故,我整个人一下子松弛下来,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在。就像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有一年不再做了,才发现生活还可以这样啊,我才明白先前我把生活过错了。
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将就,而是当下丝丝入扣的精致。不会做饭却又不去尝试,生活就缺失去了一道美味。从不做饭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做饭的快乐;不喜欢做饭的人是因为没有体味到做饭的乐趣。有什么不可以呢?工作和生活本来就是两码事,混在一起,定有对两者都不利的因素。区分开来是正道,尝试去做是正道中的王道。
可是自己却把二者混在一起有很多年。有人过分开的生活,我还嗤之以鼻。这种固执、愚钝,不开化的脑袋很有市场——因为把两者混在一起一度被提倡,为了工作可以不管不顾。这些年有不止一个亲友给过我建议,让我悠着点,我都像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以示我的清高脱俗。
现在想来,可笑至极!人总是穷途末路时才能“反本”,碰个头破血流时才想回头。所谓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是浪漫诗人的天才情怀。更多的人顶多如当年的阮籍,狂放不羁,外出游行,走到无路处就大哭而还,那他的性子里至少还得有质朴敦厚的品质在。虽说每个人眼前从来不缺乏路,可是很少是属于自己的路。你能看着满大街的路,却迈不开脚步。
这就是几十年来颇为自得的做法——把工作生活混在一起——的结果。有好多人却是另外一个活法。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四条腿走遍天下也变不成两条腿——是什么就是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孔子所谓的“五十知天命”,是说五十岁的人该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实他还有另一层意思,知也是行,知天命也是行天命,就是说五十岁的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去干什么。
回头,一切才刚刚开始!我当然不用像迪特里希·朋霍费尔那样,在纳粹的绞刑架下发出一个圣徒穿越时空的声音——“这就是终点,对我来说,是生命的开端”,到了生命的终点时才开启另一个新的生命。我现在就可以放下过往,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客厅里开着柔柔弱弱的灯,柔柔弱弱的灯光下,一切都安然随和,我陷在沙发里,呷一口香茶,看着杯子上的水汽袅袅上升。我陪家人聊着天,时而慵懒时而激越,探讨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我摊开一本书,慢慢读,细细品;我看着孩子端坐在琴前,陶醉地弹奏;我看着孩子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专注地摆弄着积木……这里没有炮火纷飞、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里有的是生命的小溪里,流淌着的自由翻滚的浪花,倒映着的天空中飘逸的白云,吹拂着的香气四溢的清风。这样的感觉,天然的惬意,唯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