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学之,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人生的铺路石,我们会为了解决问题而继续学习。其实在写作这条路,我屡次试图通过走捷径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却发现越走越远,偏离了正道。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每次遇到一点困难,就马上看下有没有捷径可走,其实是想偷懒罢了。还好发现有这样的想法后,我会告诫自己:慢点没关系,这条路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写作的时间壁垒是真实存在的,稳扎稳打,厚积薄发,过程就是结果。
刘润老师说过:捷径,其实都是最远的弯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现在回头想想,有些弯路还是必须走的,所谓弯路,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是,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去提问和反思,把弯路上遇到的问题变成自己的智慧,让自己下次不要再遇到同样的弯路,还有站在知识源头,去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捷径了。
这里正确的方法说的是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法,每个人的特点不同,目标也不一样,不能盲目地跟从别人。就像有人适合打持久战,有人适合快速结束战斗,所以学习方法还是因人而异,我们只有不断尝试、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捷径”。
就像我尝试过很多学习方法,摘抄记录,画思维导图,再到写卢曼卡片,写拆书稿,写书评,感觉用了这么多学习方法还是一样没进步。虽然当时很焦虑,但是也让我更确定我还需要学习,我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自己。
于是经过学习和反思,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因为我总是想着让知识能够马上为我所用,导致自己在这些学习方法之间跳来跳去,没能静下心来学习,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大量输入各种信息,又没有做到及时输出,导致知识体系混乱,不能解决到问题,也失去了刚开始学习的动力,所以每个学习方法也不持久。说到底,当时学习就是一股脑地扎进去,并没有明确目标,所以听风是风听雨是雨,今天学到了这个学习方法不错,明天看到另一个学习方法也不错,在这些学习方法之间一直切换,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
就拿画思维导图来说,《高效学习法》这本书说的读完一本书并画成思维导图,才能把握作者的体系,所以我每次都是边读边画思维导图,每次画完思维导图都能很直观地看懂这本书,这个过程虽然很慢,但还是有点成就感的。后面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看到作者说没必要读完一本书,我们不是把作者的体系搬进自己的大脑,而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时我就在想,把一本书画成思维导图太慢了,应该记录自己想要的点就可以了,后面只把自己需要的点纳入到思维导图里面。
后来接触了知识卡片,一张卡片相当于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有自己的复述,经验反思和行动,就像周岭老师说的:一本书只要有一个点触动你,那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当时这几个不同的学习观点让我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该用哪个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论证也很充分,当时只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书读得越多,矛盾也越多。后面有一股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因为我意识到正是这个矛盾,才是我应该要去突破的点,这个点会成为我进入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和自己的知识体系相融合。
这个问题跟《跨越不可能》这本书作者提出的“探索空白”这个观点如出一辙,作者说:最有趣的话题往往出现在不同研究类别之间的缝隙中,这些就是你要找的空白。当你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研究时,往往会陷入这些缝隙,苦苦挣扎。就像此刻的我一样,因为研究一个话题时需要反复去试错,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因此在面对不同的学习方法时,要像探索未知领域一样,勇于尝试和体验每一种方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方法。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评估和改进的过程。每个人的学习路径都是独特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够激发自己潜能,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在寻找答案之间的冲突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Q:为什么每个作者会有完全不同的学习观点?
A: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且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用的方法肯定也不一样。所以回归到我们身上,这时就要去锻炼批判性思维,要有分辨能力,不能照搬照抄照做,要结合自己的动机,还有自己的目标,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他们给出的方法并没有对与错之分,适合自己的才算是最有效的。而且我们知道了那么多方法不去用,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仅仅停留在知道,那么这个方法对你来说就是没用的。
Q:觉得哪个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
A:因为我发现自己在阅读时,很容易迷失在文字的海洋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要点或知识板块之间的距离很远,例如:要点1和要点2之间可能间隔了10页,知识板块1和知识板块4之间可能间隔了100页,我们的注意力容量和工作记忆容量又很有限,很难把要点或知识板块放在一起思考。所以画思维导图可以更直观地看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就像《高效学习法》这本书作者说的:真正的学习是你知道这个知识的脉络逻辑,而不是散点式的吸收。我们总是单纯地学习WHAT,如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而不会思考WHY,不会深究这个知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知识本身是表象,背后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才是遇到问题时可以复用的思考路径,这个思考路径就是知识结构。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本身,更要关注知识背后的结构,这个结构还可以迁移到演讲、写作中。没有研究知识结构,读完一本书以后可能什么也讲不出来;而形成了知识结构,根据这个结构,可以将知识还原出来复述给别人听。
还有我的目标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探讨在这个领域每个作者的思维模式也是一大目标,这样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为我所用。因此画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理解知识点,还可以跳出这些知识点,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思维逻辑,比如每个知识点之间,是如何被作者调用,如何被逻辑线穿起来的。同时,又能够让我更清晰直观的看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过这些联系,关联到更深层的东西。
重要的是,画思维导图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大脑对于有逻辑,有关联的知识更容易记住。虽然画思维导图这个学习法有点慢,但是这时候的慢,即是快。不然后期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整理知识点,更得不偿失。
Q:一本书画出的思维导图是作者的体系,那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体系?
A:这时我们要用到的是整合思维,把作者他们的知识点都融合贯通为我们所用,构建成我们的知识体系。而且有些作者的知识点会产生冲突,我们会根据这些有冲突的问题再进一步去提问,也会变得更专业。
画完思维导图后,我们就要来验证一下这些知识是不是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教为学,在学习金字塔中,教授他人是位于顶端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要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他人。通过教授他人,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盲点和不足。
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提问题,因为在构成知识体系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寻找答案,这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把学到的这些知识来作为答案,再去链接自己的经历体验,触进反思,让知识转换成为我们的智慧,我把这个方法称为“提问+触动学习法”,它可以帮我们把知识点归纳整理总结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学习法是我结合了自身条件+目标之后形成的最适合我这个阶段的学习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Q:为什么要用问题来验证并构建知识体系?
A:因为构建知识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庞大的目标,这时我们就要把这个庞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行的小目标。相当于知识体系是一本书,而书中的一章或一节就是我们的小目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小目标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让这些问题引导我们去深入探索,并帮助我们聚焦于特定的知识点或概念。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的作者赫拉利说:“信息都来找我时,未必都是有用的信息。我的方法是提问题,看问题会把我带到哪个方向去,根据这个方向去寻找信息,虽然无法百分之百保证能拿到信息,但能保证拿到信息的概率。”因为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就像老师说的:知识并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提问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动机,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因为一个人永远都无法长期维持学习热情,所以我们要增强对知识的好奇心,或者做到速战速决,直奔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知识会更大效率为我们所用。
Q:那为什么我们提问还要加上触动法呢?什么是所谓的触动法?
A:触动法就是对我们最有感触的点,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只要你链接到了这个点,那你就可以根据这个点继续深入探索,因为它可以链接到我们以前的经历体验,触进我们的反思,让知识转换成为我们的智慧,这个过程也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洞见,就是所谓的灵感。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一个事件或者一句话有感触,其实我们可以用逆推思维来提出问题,因为每个故事每句话背后都有一个论点,而论点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问题,论点和问题是相呼应的,能够给出一个好的论点的人,他的问题也非常深刻。所以无论先提问题还是先提出论点,无论是构建知识体系还是提升自己,这个方法都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
触动法的核心还在于建立个人与知识的深度连接。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观点或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将其与我们过去的经历或现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那么这个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这种连接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更是情感和经验上的,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我们的思考和学习。
这种学习法还能有助于我们写出个性化的文章,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通过触动法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和所获得的洞见也将是独特的。而且有了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融入,会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这样的文章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引起共鸣,甚至激发读者的思考和灵感。
所以说触动法的运用常常伴随着灵感的涌现。这些灵感可以是我们创作新作品的起点,也可以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且触动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我们对感触点的不断深入,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论点、新的问题和新的灵感。这可以说属于一个输出的闭环“提出问题—探索答案—链接经验一反思洞见一形成智慧一产生新灵感”,让我们在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持续输出,持续迭代,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化和灵感的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