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教育
教育,是包括施教和受教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修正和扩充。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人可以不断地发展和提升自己,当然人也经常是不断地荒废和放纵自己。因为人是善和恶的一体,有美好,也有丑恶,有阳光,也有阴暗……所有这些都是人内心的产物。
而人心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其能感知和觉悟,有抉择和坚持。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是啊,人不是凭本能,而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有自己的希冀和愿望,人心的丰富多彩是世界上最玄奇难测的东西。美好与丑恶相生相伴,念念相生,千奇百怪。教育最大的功德,就是改造自己的内心,让其能自主,而不是被挟裹和被驱使。把一颗心擦拭明亮,这就是古代教育的最高追求,而文章辞赋、技能技法皆是其次的了。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日月山河,草木万物,却看不到自己的内心。内心是什么?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口舌品尝到的,还有身体感觉到的,以及所有这些感受所形成的意识和意念?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不一样,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人们会关注身外的事,却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心事。让人去看到自己的内心,这就是启蒙的教育。
把一个人放到一个孤独的角落,让他去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是一门最高深的教育学。让内心失去攀沿的依附,只在一片空旷中去独自面对。史载,商王太甲年轻时不明于德,辅佐他的伊尹把他幽居于桐宫三年,悔过自新,终成贤明的君王。伊尹作书曰“顾是天之明命。”人心和天命是相同的,那个看不见的而又最明亮的部分,那是天命的光明德性啊!
自己的内心,惟有自觉和自为,方可使之明亮起来。外在的环境和一切支持因素,皆是为启发自觉和自为。因此,德性的教育,所有的外在的努力因素,皆是让一个人的觉性和努力得到辅助。所有的教育设计,皆是为了启发自觉和自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