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聚会比较频繁,大学的同学有几个已经留学归来,有的还是名校毕业,却偏偏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庆幸当时没有选择出国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有时候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能说,世事真的难料。
最近,和常常的关系突飞猛进,大学四年同学,因为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所以虽然就住在隔壁,但其实交流得并不多。现在她在复旦读研二,正面临着一项重大的人生抉择——出国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还是面对现实找份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这个问题谈了好几次,我是支持她追梦的,刘姐也支持。我们都觉得以她的天分,就这样放弃掉自己的梦想,急于面对现实太可惜了。这个世界上学经济学的人这么多,不在意少她一个。然而,这世界上有唱歌天分的人却不多,少了她未免有点可惜了。所以,我支持她。当然,她自己可以说服自己追梦,然而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她也会彷徨犹豫。家里人似乎不太支持她,而且她说像她这样唱美声的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往往要等到四五十岁才是所谓的黄金年龄。所以,她也纠结。
我跟她说随遇而安,她反问我怎么做才是随遇而安,我有些语塞,只是说了一句——尽人事、听天命。其实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随遇而安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方式是随遇而安不强求?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方式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个问题恐怕实在不是在此处的三言两语所能解答的。
写着写着又回到了到底是该坚持梦想还是面对现实的大问题上了。她说,复旦的学生大多会有这样的纠结,我赞同。因为我们都曾有过一段自由追梦的时光,正如方翔的那篇《追寻自由好生活》中所写。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很迷人,也很让人怀念,所以我们才会在现实的生活中思考这些无用的问题。
当然,有时候面对现实是超越现实的基础,但是如果在现实中很多梦想都始终无法实现,那么梦想的价值究竟何在?难道只是一个幻想或者说是空想、臆想吗?究竟什么样的梦想才值得追寻和坚持呢?
也许“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是一种常态。
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我似乎一直都觉得未来于我是无限的可能性,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我都想去体验过,比较过之后才能知道哪种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可是,现实的社会大概不会允许我这种近乎奢侈的想法吧。所以,想法归想法,日子归日子,想完以后,现实的生活还将继续。
最近,其实还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上周三我们团员青年一起去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参观,而且还很暴力很血腥地解剖了鱼类。比如上周二我去参加了一次单位的书画班并且准备每周都去,再比如儿童节后一天,也就是昨天,我去了好久未曾去过的汤姆熊happy……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关键看你怎么看待它,并且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