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积攒了一定社会名望及经济实力,可同时也面临一些生命难题如:亲人的离去,疾病的困扰,挚友的背叛或婚姻的围城。对自身价值认同也要产生质疑,迷茫、困惑、无助却又无处诉说。有人说生命就是不断接受离去的过程。放手便是解脱放不开便是束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收一放之间成魔成佛之际。只是学会放手又谈何容易。就像那句:道理我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废都》是贾平凹写于1993年,遭禁16年。遭禁的原因是因为原版里面有大量性的描写,可堪当代《金瓶梅》(再版已被大量删除,取而代之为:此处作者有删节)93版的可能小书摊上才有了。
全书以作家庄之蝶为主人公,以一桩他的桃色官司为贯穿线,讲述了他与四个女人唐婉儿、柳月、阿灿及牛月清之间的爱恨纠缠。同时穿插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清元音乐家阮知非的辅线。描绘了一副纸醉金迷江淮河畔之景。人常说:斯文并非败于秦火,反而是败于日后的弦歌。当理想遭遇现实的窘境,外界的诱惑与纷扰吞噬腐蚀人的内心时,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及文人使命召唤使他悲愤交加,于是乎《废都》里庄之蝶沉溺与男女之事,为钱捉刀代笔写文章,为求字画落井下石,最终因名而累,想要逃出废都却死在火车站。而其他人物也是死的死残的残无一幸免。沉沦,彻底的沉沦,直至最后毁灭,只有让这座废都彻底毁灭才能建立新的精神家园。
虽然全书以百鬼狰狞上帝无言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但是缺乏正面形象的塑造,全书基调过于晦涩偏激片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本分,虽然我理解庄之蝶婚姻生活中同床异梦,灵魂无法对等交流的痛苦,但不爱了就好好说再见,玩弄良知终将被良知唾弃,精神空虚、灵魂空洞、理想泯灭剩下的就只有行尸走肉。生存或者毁灭是个永恒的命题。
摘录作者后记片段:
这些年里,灾难接踵而来,先是我患乙肝不愈,度过了变相牢狱的一年多医院生活,注射的针眼集中起来,又可以说经受了万箭穿身;吃过大包小包的中药草,这些草足能喂大一头牛的。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再是父亲得癌症又亡故;再是妹夫死去,可怜的妹妹拖着幼儿又回住在娘家;再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地纠缠我;再是为了他人而卷入单位的是是非非中受尽屈辱,直至又陷入到另一种更可怕的困境里,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而来……我没有儿子,父亲死后,我曾说过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现在,该走的未走,不该走的都走了,几十年奋斗的营造的一切稀里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了肉体上精神上都有着毒病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名字又常常被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