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城堡。
人们从这个城堡里向外张望,看到的也许是一个世界,也许只是世界的一角。
有时,他们也会走出城堡,和自己的同类交流、交换甚至交媾。这一切都离不开沟通。没有沟通的交流是敌视,没有沟通的交换是劫夺,没有沟通的交媾是强奸——它们,都不是人类所喜欢和赞赏的行为方式。
作为一种群居性而且有自己语言系统的灵长类动物,人类似乎天然地懂得沟通。但从实际的情形看,人们之间的沟通有时未必比蚂蚁或狼群高明多少,今天的人们也未必就一定比古人更善于沟通——尽管传授沟通技术与艺术的书籍近半个世纪来称得上车载斗量。
作为一个精通冷读术的人际心理学专家,看到又一本以《沟通的艺术》冠名的书籍时,我本能地皱了皱眉头。原本稀疏平常的东西,一与“艺术”沾边,好像顿时就变得卓尔不凡“高大上”起来,这本《沟通的艺术》会否也如此呢?副标题“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更是有点社会、人际、心理通吃的味道,真能做到这一点吗?
不幸的是,我认认真真一遍通读下来,还真没看出“艺术”在哪里。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这本迄今为止已经“畅销40载,再版14次的美国权威沟通教材”的意思。相反,我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有关沟通技术的读本——假如它的书名是《沟通的技术》,我愿意给它100分!
艺术是超越了技术层面或者说把技术运用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八面来风的地步时才能达到的境界。或许是我自己常常在沟通方面遇到问题,我有点怀疑: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艺术”的层面?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一个人懂得恰当的自我塑造与展现,知道如何自我坦露而不会给人以欺骗、说谎的感觉;有较强的知觉能力,懂得用同理心来处理沟通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分享感觉;经过训练,可以熟练自如地运用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与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会引起混淆、误解与反感;在言说的同时学会倾听,专注、理解、回应,准确释义与分析,避免无效倾听与倾听歧义;在沟通过程中掌握人际关系的特性和演变,并能够在亲密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增进友谊,强化关系而非相反;面对冲突的时候,能够准确理解各种信息,避免过度防卫造成的尴尬,在不同的冲突类型中择善而行,尽可能导向以合作共赢为诉求的结果……真能如此,说是艺术又有何不可?而这正是本书想启发并教给人们的。
阅读这本书,会遇到一个又一个专属性名词,没错,各种各样的名词!它们可能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沟通学、公共关系学等不同的领域,作者精心挑选了这些名词,用来解释沟通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可谓用心良苦。譬如“私人化”。在我看来,人际沟通中的很多问题,究其产生的根源,或许就在私人化与去私人化。这是自我和群体之间形形色色冲突的一种表现,也是人际冲突中很多无名之火的起燃点,只是它常常被隐藏或忽略。譬如“去抑制”。所谓“祸从口出”,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那句话所造成的后果,让人在瞬间连想死的心都有,细究起来,不过是思维系统在一瞬间放松了对语言系统的监管所致。譬如“同理心”。有同理心就容易换位思考,就更有可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只是多少时候,自以为是的我们不知不觉之间早就放弃了这个沟通中的秘密武器?再譬如“自我应验预言”。人总是有自我期待的,自大不好,但正向的心理暗示显然更容易促进沟通、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他如“知觉检核”、“知觉基模”、“枕头法”、“防卫”、“冲突”……运用名词的频繁显示了本书的专业化程度,也体现了作者视野和知识面的开阔,这种触类旁通的引领,显然能够给阅读者走出语言迷宫的指导。当然,如果对名词过敏,那就另当别论了。
具有实战价值的逻辑推演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我一直认为,沟通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并给出技术路线指引才能对人们有帮助,否则就是十足的纸上谈兵。《沟通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没有让人失望。譬如第二章“沟通和认同”对“沟通与自我”的分析,可以说是全书逻辑立论的基石。只有找准自我这个基点,才有可能由此出发,在沟通中做出准确研判和得当应对,本书的分析显然是精当的。第八章“沟通和关系的演变”对人际关系演变十个阶段的分析,提醒人们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沟通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必须不断调整和适应关系的变化。第十一章对“冲突类型”的分析,无疑也是较为出彩的地方。冲突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应对冲突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合作”从理性角度说是最佳的选择,但最佳不代表最合理和效果一定最好。个中关节,只有读过本书之后才会透彻了解。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第五章“语言:障碍与桥梁”和第六章“非语言沟通:超越字词之外的信息”。尽管我不属于不会说话那一部分人,但读到这两章,我仍然有耳目一新、长了姿势的感觉。这或许只能说明我原有的知识老化了和不够用;由此也证明“开卷有益”真是一句并未过时的话语!
“隔阂是问题产生的开端,沟通是问题解决的开始。”我想用多年前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本篇书评的结束。管它艺术不艺术,懂得沟通、善于沟通,自然会增加人生中的胜算和生活中的快乐。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不挤出点时间,读读这本稍微有点厚重的《沟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