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谓吕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东重于齐,西贵于秦,秦、齐合,则子常重矣。”
周最对石礼说:您为什么不让秦国去进攻齐国呢?请允许我设法让您成为齐国的相国,您就可以利用齐国去事奉秦国,这样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后患了。然后你可以让我到魏国去和您互为呼应,让魏国也一起事奉秦国。这样,天下就都在您的控制之下了。您在东方被齐国重用,在西方被秦国看重,只要秦、齐两国联合,那么您的地位就稳固了。
周最是齐国臣子。吕礼是秦国臣子。不过这段对话发生的时候,吕礼已经因为政治斗争失败失败离开了秦国,因为他的对手——魏冉当上了秦国的相国,所以吕礼被迫逃离了秦国。
周最为吕礼计划了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吕礼设法秦国攻打齐国,周最运作让吕礼成齐国的相国。然后吕礼以齐事秦,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周最在魏国当官,居魏以共之。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吕礼被齐秦两个大国同时看重,地位简直稳如泰山。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难以拒绝的提议,不过计划定的再好,不能成功的实施也没啥用。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就非常的困难。
首先,这个计划能发生的前提是以秦攻齐。周最是因为得罪了秦国的相国才逃出来的,这个时候周最在秦国的政治影响力能支持他让秦国做出攻打强大的齐国的决定吗?
其次,就算秦国肯攻打齐国,周最有什么能量让吕礼当上齐国的相国呢?如果让我猜一下的话,既然子何不以秦攻齐在前臣请令齐相子在后。那说明周最打算用秦攻齐的影响力来运作。那就只能是通过让齐国相信秦国之所以能攻齐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吕礼。这样齐国要么以为吕礼人才难得,秦国不愿放手。要么以为吕礼掌握秦国核心机密,秦国不能放手。通过这样的手段,吕礼才可能登上齐国的相位。
但是,这又和后面的以齐事秦互相矛盾了。不管是上文的那种原因,都说明了齐国不可能甘心居于秦国之下。再这样的背景下,吕礼作为一个相国而不是君主,如何能轻易改变齐国的国策,转而事秦呢?
所以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个没有办法执行的计划,本身就前后矛盾,更何况每一个小步骤实行起来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