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喝茶的时候,主人说到仪式感。
茶艺是一门仪式感很强的艺术。茶汤入口,一杯三品而尽,不过十余秒工夫。前面却可能会花上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静候。那真的是叫静候,一旦众人落座,相互躬身致意,便不再说话,只看主人慢条斯理地摆弄她的器具,一忽忽便是好大半天过去了。在日本的抹茶道里,还要细细地磨、捣、筛……往往要花去几个小时。有的茶会设有主宾,整个期间,主人只同主宾说话,陪客们连插嘴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含笑静听,等待最后那十余秒的入口。
这些都是仪式,在日本,有两千多种茶道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不同的仪式。我们今天看到日本人,还有台湾人,他们走出来,就是一个躬身行礼,都和我们平素所见大相径庭,会给人一种肃然的尊敬感,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仪式感。
主人说起她认识的一家人,妈妈对孩子没有多余的要求,只有一件事从小养成,那便是饭前饭后。每当妈妈在厨房做好饭菜,叫一声“开饭啦”,孩子会主动去清点在家的人数,然后拿筷子、摆碗、盛饭,再去邀请爷爷入座,奶奶入座,爸爸妈妈入座,自己最后落座,待爷爷先动后,一家人才陆续开动。饭后再把所有餐具收起来去清洁。妈妈没有让孩子做很多事,也没有过多补习,然而仅仅把这个工作坚持好,日子长了,孩子对家人的尊敬,对处事的条理便都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模式,自然养成一副好性格,学业也挺好,不用家人过多操心。这个妈妈帮孩子树立的,也就是一种仪式感。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点人数,摆筷子、摆碗、邀请家人坐下一起吃饭,只是现在都变了。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五口,几乎很少有时间同时出现在餐桌上。外公外婆做好晚饭,再三吆喝,我们手里常常正在各忙各的,或者那一盘棋没有下完,或者正和朋友聊得起劲,又或者游戏正到酣处,嘴上应着,身子却不动,外公外婆自己便吃了,余下的人,聊够了、棋完了、game over了,陆陆续续去桌上吃饭,更多倒像是流水席。好多次听我妈抱怨,现在每人回家,一人一个房间,一人一台电脑,屋子里轻丝雅静,好不冷清。那时,我忙着自己的事,却没加以回应。现在想来,缺乏仪式感,让我们的亲情疏远了很多。
想起古时候,对长辈要早晚请安。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仪式也废除了。倒是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长辈早晚给小孩子嘘寒问暖却成了习惯。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我甚至听到很多妈妈很悲伤地说,孩子对她们的冰冷、猜忌,比对陌生人还厉害。
今天去参加一个叫做“微笑革命”的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会议,会上我问那些孩子,你们走上街头,鼓起勇气同陌生人微笑,友善地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淡漠,那么你们在家里,有多少人记得对自己的爸爸妈妈用这样的微笑呢?欣慰的是,有两个小朋友说他们会这样,但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些惭愧地承认,自己在家不会这样做。我想,之所以现在出现这样的普遍“色难”,也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缺乏仪式感,所以对什么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容易缺乏时间观念,缺乏责任感,所以不珍惜身边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因为没有一种仪式让他们敦促自己去在规定的时间、场合,履行规定的责任,完成规定的义务。
昨天喝茶听主人提到仪式感,回家路上就和女儿聊起这个话题,我们一起总结我家现在还保留了哪些仪式,算了一下,除了过年吃团年饭、走亲戚,清明祭祖,大年初一上庙里求签,好像也没剩下别的什么了。哪怕就是这些简单而传统的仪式,也并非人人都能传承。比如过年串门,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是老一辈的事,串门子的基本上都是老人,二三十岁的更愿意出门旅游,宅在家里,或者带孩子去各种游乐场,并不愿意跟长辈闲聊;还有祭拜的问题,周围的很多二三十,甚至四十多的家长,都有些忌讳让他们的孩子去接触“死”,除非直系亲属,葬礼一般是不去的,哪怕亲如爷爷奶奶祖祖,都不愿意让孩子长时间呆在灵堂守孝,“上山”通常在一大清早,更是极少看见小孩子的身影,下葬这些活动就更是决不涉足。即便是清明、祭日或者春节期间的祭拜时间,也是首先安排出游、补课、兴趣班,扫墓除非确实没有之前那些安排,加上天公无比作美,可以出门踏青“顺便”扫墓,才轮得上一次。这些仪式在小孩子们的生活中近乎绝迹,带来的是他们对家长。对长辈,对整个家族基本上没有太多概念。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可以想象,再过几十年,当老一辈渐渐仙去,亲情会成为一种奢侈品,装在罐子里,放进橱窗高价拍卖。
其实现在国家之所以把“五一”长假拆分成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四个小长假,我想,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更多地记住这些纪念日,如果没有法定假日的提醒,如果没有商家的趁机营销,说不定这些日子都已经渐渐被我们忘怀掉了。
很喜欢主人昨天说的那句:“可能你们觉得这些形式很麻烦,可是,如果没有形式,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
是啊,我们总是打着要自由不要约束的旗号,去嚷着要废除“形式主义”,但很多东西,非形式还真的不好实现。比如我们之前在想,有的爱心活动自己可以因地制宜从自己身边做起,但是发现,通过组织的聚集,他们更容易坚持,这种聚集具备一种仪式感;再比如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读书笔记而不是别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形式,我便无法保证每天能坚持看书,更无法保证每天能认真看书,写笔记,是为了逼迫我自己不要放弃每天看书的习惯,这个笔记让我产生仪式感,所以哪怕每天时间再晚,哪怕已经过了零点,理论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但我会坚持把每天的作业做完才安心入睡。如果没有这种仪式感,我肯定无法坚持过这155天。
毕业合影是一种仪式,家风家训是一种仪式,看望恩师是一种仪式,给不在身边的亲人常通一道电话也是一种仪式。仪式是我们和生活、和社会间的一种灵媒,当一个又一个的仪式感从我们生活中灭绝,我们也就在自己身上加持了一层又一层的硬壳,当这样的硬壳厚重到一定时候,我们将彻底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蝉蛹,再难动弹,再难去感知身外的一切。
所以不管再忙,再累,别忘了传承那一些些的仪式感,那是一种对生活的致敬。
今天因为有事,回家已经凌晨一点过,一早七点还要起来,眼皮早就抗议了,我却仍然坚持写下这段文字,直到凌晨两点四十,为的,只是固守心中那一份或被称之为迂腐的仪式感。
如果没有仪式,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