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被认同的悲伤
短发,长裤,挎包。
这是《我的姐姐》里的这位姐姐惯常的打扮。
在第一次去男朋友家之前,本来都挑出了一堆裙子放在床上,最后却一条都没穿,依然选择了她惯常的短袖加长裤。
假小子的形象虽然干脆利落,却也透露给我们许多无言的信息。
不苟言笑,语言直来直往硬碰硬。
遇到搭档的医生开错了医嘱,直言对方你下次最好再检查一下,遇到对方回怼“你那么能干应该学临床当医生啊,怎么在这当护士呢?”立马处于战斗状态“当护士怎么了,我问你呢,当护士怎么了!”紧追不舍,男朋友拦下怎么都挣不脱后,一口唾沫就过去。
警觉,时刻处于战斗状态,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不认输。
假小子形象之下的内心是一颗钢硬的心。
《我的姐姐》里的这位姐姐,就是这么一位从外在到内心,都鲜少拥有典型女性特征的姐姐。
这样的一种生长姿态,背后,是一片什么样的生长土地?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硬的环境养出硬的人”,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这位姐姐求认同的原因。
在影片快要结尾的时候,姐姐将要离开成都去往北京,她去到她爸妈的墓地看望她的父母,在父母的墓前,她说,她那么努力地生活,是希望有一天站到爸爸妈妈面前的时候他们能够说一句,我女儿还是不错的。
一个孩子,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的确定感,是来自于父母对她的认同。
这位姐姐,她的爸妈,对她的认同太少了。
他们要她装瘸子以求生儿子。当街道办事处的人过来的时候,撞见她穿着裙子的样子,他们想要二胎的心思破灭,于是怒火中烧,抄起家伙就打向她。
穿裙子被打,穿裙子是不被父母认同的,自然以后就会较少穿裙子了。
因为是女儿的身份,从小被寄养在姑妈家,影片甚至还暗示了父母曾经试图以意外的方式对她进行谋杀,这些,似乎都是因为她女儿身的过错。
生命有时候挺像小草的,当这边的出路被大石头压实后,那就从那边的缝隙探出头来。
作为女儿身不被父母认同,甚至连生命的存在都差点不被认可,那么就往男性的方向发展了,爸妈你们喜欢男孩,我就使劲让自己变得像个男孩子,爸妈你们是不是就会认同我了?
一个孩子,生命最开始的那一片旅程,因为她生长的所有资源都在父母的手里,如果不被爸妈认同,几乎等于死亡威胁,她生命的存在自然就会处于一片焦虑之中,她得拼劲了全力去获得这个认同。
好悲凉。
姐姐那英姿飒爽的身姿,以及那钢铁般的内心,它们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孩的十二分的无助。
表面钢强。
背后,是一地的悲伤。
2、不被看见的冷漠
当家里聚集了一大堆亲戚,大家在一起商量弟弟以后抚养问题的时候,姐姐兀自跑到里屋翻箱倒柜找东西。
当大家要求老大说句话的时候,姐姐回复大家说,你们晓得瘸子怎么走路的吗?然后一二一二地示范给大家看。之后态度坚决地说她不养弟弟。
这个时候她背后的潜台词是:请你们看看以前我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对待,那时的我还欠缺一个道歉。
类似的很多场景,冷酷无情的面貌之下,其实是她的内心在呼喊:请你们看看我!
在跟姑妈对话的时候,姑妈一个劲地劝她养弟弟,她让姑妈替她想想。
在舅舅捣鬼让弟弟当着她男友家人的面叫她妈妈之后,她回家跟舅舅电话质问,为什么大家都要她围绕着弟弟转是看她好欺负是吗。
在跟肇事司机对话的时候,她质问明明做错事的不是她但大家为什么都冲她来。
在跟病人家属争论的时候,她哭喊道你们都生了两个女儿了,儿子就那么好吗?
在跟表姐争吵时,男友拉开她了,事后她质问男友为什么要拉她。
在跟搭档的医生争执后,男友告诉她他已跟对方道歉了对方表示不再计较那天晚上的事情,她质问男友为什么要道歉呢,并表示男友并不懂她,没过多久便跟男友分手。
所有的这一切,她都在试图以她的方式向大家呼喊,请看见我!
请你们看见,我因为作为女儿身,曾经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我曾经被要求装瘸子,我曾经不被父母保护,我曾经被人欺负了就只能靠自己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我要你们看见这些事实,不要当它们不存在。
请你们看见,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理应受到善待和尊重的人,不是一个工具,不是一个伪装成瘸子去骗取二胎资格的工具,不是一个围绕着弟弟转的工具,儿子并不优于女儿,女儿理应同样被尊重,我也有我的人生,请你们尊重我的存在,尊重我的人生。
请你们看见,我过去所遭受的经历,所以导致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会有那样的反应,那是属于我的正常反应,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它就是我的一部分,不要去否定它甚至阻止它,请承认它。
……
从小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因为被忽视积累下了满腔愤怒,对于被忽视特别敏感,所以每一次被忽视,她的反应都特别激烈。
而从小在忽视中长久的孩子,对于被看见的渴望格外强烈,对于每一次被看见,都会特别珍视,并转化成极大的疗愈。
当姑妈终于看见她了,对她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头,姑妈没把你带好,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哈。她止不住地抽泣,起身给姑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离开。
之前那个一直倔强着呼喊的小孩似乎消失了。她骑着自行车,风吹拂着她的全身,她身心的重担似乎放松下来了。
她去到寺庙里,为爸爸妈妈和弟弟都点上吉祥灯。
只需要那么一句,这么多年来的呼喊一旦被看见,她冷酷无情的面具便瞬间卸了下来。
她内心里尘封的对爸爸妈妈和弟弟的爱,便瞬间涌了出来。
她一直在等这一份看见,等了多少年。
而一旦到来,便如生长在阴暗中的植物终于被一束阳光照了进来,生命的改变便会接踵而来。
3、感情的唤醒
一开始,姐姐是漠然的。
她对父母的去世是漠然的,对弟弟以后的成长也是漠然的,她以超级理智冷酷的姿态处理父母的后事,没有一点哀伤。
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容不下其他人。弟弟谁爱养谁养。
这让我想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的男主角,当他看到到女主角吊儿郎当的时候,他特别生气,他说他的世界不允许1CM的误差。
我看到了孤注一掷。
电影里的姐姐也似乎是这样的状态,紧绷的,没有退路的。
生活在紧紧追着自己跑,似乎一旦放松下来生活就会发生坍塌。
只靠自己努力奔跑的孩子,哪来那么多的矫情和温情以及闲暇顾及他人。
她的心是封闭的。
但弟弟的心是开放的。
冰封的心,和一颗开放的暖洋洋的心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当弟弟爬到阳台上软糯糯地说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姐姐有没有被震动到?
当姐弟俩走到夜色的青石板上,弟弟一脚踢掉鞋子,姐姐蹲下来给他穿鞋,他顺势伏到姐姐的背上,姐姐背起他来,他说姐姐和妈妈一个味道,姐姐有没有被激发出对弟弟的保护欲来?
当弟弟看到姐姐不舒服给她端去放了整块姜的热水的时候,姐姐有没有被这份呆萌融化?
……
人类的很多情感本就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母子情、同胞情、家国情,等等。
同胞,本来就有着血液的纽带,这一份感情天然存在。
如果一时没有显现,也许只是因为尘埃太厚将它掩埋得太深。
将尘埃擦拭去了,这一份感情便会展示出来。
姐姐用她的方式,擦拭着她内心的灰尘,就像在我上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各种折腾,试图扔掉弟弟,试图送养弟弟,以及各种各样的诉说表达,跟弟弟的表达,跟姑妈的表达,在父母墓前的表达,跟父母照片的对话,甚至跟患者老公的嘶吼,等等方式,擦试着她内心的尘埃。
最重要的,是姑妈对她讲的那句话,承认以前没有带好她,并允许以后她可以做自己,看见她的存在,这是对她内心尘埃最大的一次擦拭。
内心的尘埃一步步擦尽,冰封的心一步步融化,内心便重新涌动起了一片生机。
眼泪的闸门打开了,感情的闸门便打开了,漠然的枯石便淹没了。
同胞之情也便流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