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心
这是一个关于吊兰引发学校管理思考的故事。
我们学校地处重庆歌乐山,在我们学校吊兰随处可见,现在已经成为了全校知晓的校草了,它的来历值得讲述。
三年前,学校清洁工小徐找到我,说在学校附近街边看到很多被其他单位扔掉的吊兰,觉得有点可惜,问学校可不可以拿一点回来栽种?当时我们正为学校不知道种什么花草而感到犯愁,因为我们在这之前试着种了很多品种的花花草草,由于歌乐山冬天气候比较寒冷容易死掉,加上寒暑假管理难度增加,所以也成了我们的一个管理焦虑。听了小徐的建议,我们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于是她去街边拉了一小车吊兰回来,栽种在学校每层楼的筐子里,三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吊兰越长越好,已经成为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绿色翠滴,很是养眼,白色的小花迷人淡雅,后来我们索性在学校凡是不好栽种的地方我们都换成吊兰。我们还发现一个奥秘,吊兰很好养,生命力特别强,稍微给点水给点阳光就长得特别茂盛,满眼都是绿绿葱葱的,让人心境特别舒适,和学校的办学精神——“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干事”高度匹配,久而久之吊兰就自然成为学校的校草了,凡是到学校的客人都觉得特别好看,舒服。
在一次集会上,我就在台上给孩子们讲了吊兰的故事,让他们认识吊兰,我也把小徐阿姨为了学校建设而主动思考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孩子们对小徐阿姨心生敬佩。后来有孩子给学校建议可不可以让三角梅成为学校的校花,我们欣然接受,因为三角梅代表坚韧不拔,让人欣喜的是孩子们自己都学会了解读花语来激励自己。
因为吊兰的事情,我们还发现小徐在学校做工作更积极了,工作思考范围超出了清洁工的很多范畴,给学校提了很多金点子,当客人到校的时候她更是礼貌有加,热情周到,比好多老师的待人接物还要强,主人翁意识特别强,在几次教职工大会上,我都把小徐作为正面形象宣传,让大家从她身上找到可学习的地方。
一棵吊兰可以引发学校的管理思考,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建议,更要看到每个人身上的价值力量,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学校的每一个人一定会有教育的价值所在。
有时候我们觉得管理很难,但其实换个场景思考,我们只要足够尊重每个个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智慧,学校的力量是不可低估,这样的思考我也放在了其他的管理思维上,欣慰的是,学校各个领域都有积极思考的好同事!
在我看来,教育的品质是由一个学校所有的教师和员工共同构建的,只要每个人都愿意贡献力量,出谋划策,那么自然就会形成有质量的,有品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