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花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多年如一日服侍瘫痪在床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双湾镇新粮地村刘小花同志。
刘小花1978年出生在双湾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嫁入双湾镇新粮地村,婆婆公公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当时婆婆瘫痪在床但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困难,但是家庭关系很和睦。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妇女,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她就是刘小花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 人常说闺女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刘小花却是公公婆婆的贴身小棉袄。结婚十几年来,刘小花和丈夫相敬如宾,孝敬老人,关心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结婚时婆婆就瘫痪在床她每天四五点就起床,两脚一沾地就没有一会儿闲工夫,给老人做好早饭,午饭天天换样,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
每当邻居们遇见她们时,都会翘起大拇指,对她婆婆说:“你命真好,找了个好儿媳妇。刘小花用一个女儿的孝心照料着老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要经常亲手帮婆婆擦身、洗脸、洗脚,虽为媳妇,胜过亲女。
每顿饭她总是先要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因此,多少年来她一直是吃着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
婆婆瘫痪在床好多年,脾气急,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她能理解这是病魔带给老人的一种痛苦发泄,她都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不平和郁闷。常常跟公公婆婆拉家常,说开心事,公公婆婆很开心。
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主动给老人买这买那,每当村上搞老年活动时老太太坐在龙椅上,她推着婆婆,迈着碎步陪伴左右,让老人的心不再孤独,知道的是媳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闺女呢!
在刘小花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没有复发过,公公婆婆过得有滋有味。
婆婆逢人就说:“刘小花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左邻右舍都说没有刘小花,她婆婆的的病也不能这样稳定,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
刘小花孝顺老人,尤其是孝敬婆婆的举动,刘小花的事迹在周边村庄广为传颂。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刘小花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
刘小花同志还担任双湾镇新粮地村的妇联主席,在担任妇联主席时,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为一名村干部不断学好理论知识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更好地同群众交流沟通更好为群众服务。为此明确政治方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现行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任职几年来刘小花一直坚持认真踏实工作有效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同时为新粮地村需要帮助的居民给予及时的指引和帮助。时间不够我就挤条件苦我就忍时刻谨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和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做到勤奋敬业、勇于奉献。
刘小花同志还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在2014年度甘肃省“乡村好青年”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川区“乡村道德好青年”荣誉称号。2014年5月经广大群众推荐、评议和投票,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入选2013年度“金昌好人榜”荣誉称号。
这就是她多少年辛勤劳动,用自己的爱心对长辈尽显晚辈孝心的感人事迹。
刘小花对长辈的孝心赢得了村民们广泛赞誉,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
但是还是有些人觉得她傻,刘小花总是说:“我知道有些人不认同我,觉得我不值得去做,但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份内事,只要能让老人们欢喜,公公婆婆健健康康这才是我最大的满足和愿望。”
刘小花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多少年来,她就是从细微之处关心婆婆,孝敬公公,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如今,公婆年纪已大由于她的悉心关爱,老人对晚年充满着更多的期望和憧憬。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普通农家妇女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