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

周汝昌《红楼夺目红》

这是我看的有关红学的第一部书,意义不可小觑。这是周先生耄耋之年写的一部书,意义也不可小觑。我对周先生不太了解,只是在接受高中教育时看到过“红学泰斗”的称号,看过他在《宋词鉴赏辞典》中的一些词评,仅此而已。2012年时年九十五岁的周汝昌老先生在家中去世,当时我在上高中二年级无甚感慨。看到周先生的照片时第一印象,很瘦小的一个小老头,银丝盖顶,目光炯炯,后来了解到周先生目力是不太好的。

胡适先生做学问倡导有一份证据讲一分话,周先生就是这样,在他的《红楼夺目红》一书中这是一个指导思想。一下还有一些其他特点;

1  语言犀利,情感充沛;年至耄耋语言仍然是那么的犀利如箭,情感似江涌,全无一点暮气,大胆言语,发人之不敢发。想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歌行体最好,咏林四娘一篇,远胜《长恨歌》。”将清诗和唐诗比已然是大胆以极,更是将曹雪芹的咏林四娘一篇和中国个性最高峰《长恨歌》来比较,还说“远胜”,当然周先生不是说真正的林四娘要比《长恨歌》“远胜”只是周老先生对于《红楼梦》太爱了,故意夸张来说的。

2  立论新奇,辨证仔细,史料扎实;全书每一个学术观点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读着读着就想到的而是拥有严谨的考究,得出一个观点以后还要和友人探讨,找到几处史料证据才敢去论述,在论述时又紧扣论点一气呵成,这一点很难做到,只有精深的学问加上极高的聪明才智才可以做到。

3  思维细密、善于捕捉,在红学研究中很多习以为常的词字,在我们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但是就是他们当中蕴藏着揭开红楼迷的钥匙,周先生总是可以很好的抓住这些小的细节可见他思想的细密、敏感,这是常人不可以比的。

看完这些太过于“较真”的红学研究专著,我在想在当代红学研究的意义在哪里?这可能要再看完其他作品才会有答案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俞平伯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这一点已得到红学界的公认。俞先生一生对《红楼梦》付出了很多精力,一生都保持高度...
    雨如酥阅读 5,781评论 1 12
  • 声明:本文是鄙人的本科毕业论文,文题原为《关于《红楼梦》中“养小叔子”问题的探轶》,原谅我此处换了个浅俗的标题。“...
    颜牧之阅读 16,958评论 66 135
  • 忆从前年少, 曾杏花游, 吹笛梅箫。 记愁山烟雨, 横浅出淡雾, 落叶潇潇。 寒蛩夜泣哀诉, 暗月掩秋宵。 惊风断...
    断红尘阅读 155评论 0 0
  • 20161221更新公告: 1、应收费用和应付费用增加备注列 2、应收费用增加客户联系人的查询条件,增加了客户联系...
    拖车通TMS阅读 474评论 0 0
  • 文/泉水 晚风透骨寒, 细雨沙沙拦。 雾锁乡间路, 何时燕子还。 2017.11.20晚
    房老师望星空阅读 15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