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与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有健全人格,有文化素养(通晓古今、学识渊博),有思辨能力(会想象、自信、独立思考)的“人”。
一、“大语文”特征:
1.重视古文和传统文化:关注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
2.学科渗透: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促进。
3.课堂延伸:学习延续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4.综合素质: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综合能力。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二、什么是阅读能力
1、阅读是人们从书籍和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能力,影响孩子一生。
2、阅读能力就是把文字转换为画面的能力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成年人阅读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3、阅读能力就是感受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感受力就是感同身受,感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思考力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如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阅读并不是语文学科才做的事,阅读是孩子所有学科入门与提升的工具。
认字不等于阅读。
4、阅读能力是捕捉并理解信息的能力。很多孩子识字多但是阅读能力差
三、如何增进孩子阅读兴趣?
①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家长尊重孩子的愿望,满足孩子好奇心
② 挑选合适的读物
考虑识字量、孩子的知识文化背景、篇幅等问题。要从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出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③ 了解孩子的阅读动机并给予鼓励
行为动机主要分为兴趣动机(内部因素)、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外部因素)。孩子的阅读动机就是由其中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兴趣动机为主导的孩子
外部动机占主导的孩子
要给予孩子“成就价值评价”(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赞赏)和“差异性评价”(把个体和其他个体对比,指出强于他人的地方)。评价不一定是正式的:一个眼神、一个赞叹的笑容、一个由衷的褒奖。
④ 家庭阅读软环境
家庭阅读软环境:书方便取阅,父母有阅读习惯,保持空间的安静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