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陌生人。也许只有一面之缘,之后就各奔东西。如果可能,你会伸手帮一个陌生人吗?
1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在地铁上拍的,有一个年轻人对一个坐在地上的外来务工人员说让他坐到椅子上,年轻人旁边那个女孩各种嫌弃。年轻人一直说着没关系,最后到站还把这个提着大包小包的务工人员送出站,直到目的地。
很多人说是摆拍,那两个年轻人是体验者,这是一个电视节目。
其实摆不摆拍不重要,关键在于传递了正能量。城市建设催生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群体,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来到陌生的地方打工。他们起早贪黑,干着一些脏活累活,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他们的世界。
“不想”坐,是一种“无奈”,“不敢”坐才是问题的根源。
“不想坐”有时候不是自卑,“不敢坐”只是怕弄脏椅子或者旁边人的衣服而已。嫌脏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不能成为歧视这个群体的理由。如果他的衣服是干净的,仍然因为他的这身搭配和他带的这些破编织袋而瞧不起,就是一个素质问题了。你穿的光鲜亮丽,不一定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一定住在工地,有的单位会给他们另外租地方住,在大城市交通这么便利,比如坐地铁,他们又和这些上班族有什么不一样?
不同的是他们很多不可能路上西装革履,到了工地再换上工服。对于在工地做工程监理啊之类的技术岗位,或许会体面点,因为他们不直接跟水泥混凝土打交道。但一线的工人就不一样了,上了一个班以后喝点小酒就睡了,也没家属给他们洗衣服,衣服几天都是脏的也是可能。或者即使干净,也是带着油漆水泥,甚至会有油迹。
如果不做工休息的时候,他们也会到街上逛逛,穿的不会脏但也是朴素。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不去买一件体面的衣服穿?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里有父母老婆孩子,有的一家人就指望他出来挣钱养家,他怎么舍得花钱?再说,平常都在工地,哪有时间穿呢?
虽然他们不一定融入这个城市,但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
如果大家平等对待,不带有色眼镜地去看待,善意地邀请他,那么如果确实是自己衣服比较脏,他选择坐在哪里其实不是一个问题了,还会让他的心里感到温暖。
2
说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吧!同样是一个农民工的故事,但这次是很温暖的。有一次从省城回来,没有买上火车票,就坐长途车回来,下车以后再搭乘公交车回家。
于是我们就上了一辆公交车,不一会又上来一男一女,男的大包小包,一看就是从老家回来的,穿的也是挺朴素的样子。从谈话中,大体猜出在等车的时候他们说过话,其实并不认识。后来那个男的上来坐下以后就找零钱投币,那位女士就拿出公交卡替他刷了卡。那个男士挺不好意思,但女士的话很温暖人心,她说:都是出来打工的,不容易啊!
也许我们多说一句这样的话,就能让他们放下芥蒂,不会只感受到城市的冷漠和现实。
曾经我也在车站,给过一个小姑娘一块钱。当时车站也没别人,她找我换零钱,我的零钱也不够,于是就掏出一块钱给了她,她当时也不好意思。我说:不用还,遇到别人有这种情况,就去帮助他吧!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她,也忘记了长什么模样。
3
回到前面那个视频,对待一个陌生人的态度真的不一样,尤其是这样一个有着所谓特殊身份的陌生人。虽然有些人沉默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的利益吧,但也有很多人表现出了善意,好多人嘴里说着:有好多空位呢!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我想到了在那个午后的车站,我们递给那个流浪汉一根烟抽的情景。人家虽然看起来状况不太好,又有点残疾,但也有尊严的,比那些整天在车站要钱的健康人强得多。他并没有无理取闹,只是简单地想要一根烟抽,这对他来说大概就是一种幸福吧!
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没有歧视,真好!其实除了外表,我们内心又有多少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