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叛逆的无可救药,这也仅此对于我父亲而言。而偏偏在北京第一个看见的人,是父亲。不知何时起,他双鬓已泛白,一如苍茫天空。我开始思考,是多少个日月不曾见过父亲,又是多少个日月沉沦在自己的风景父亲拿提着行李箱的背影,我突然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怕泪湿眼角,加快步伐,走到他的前面。掘强而懦弱如我。
在首都第一个去的便是天坛。我庆幸一开始还有金智。我忘不了那天在M记他的装扮,蓝色的上衣加上蓝色的背包,阳光下的笑容肆意挥洒。我看着祈年殿,不由自主的想起李商隐的那句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对于鬼神之道,我一向听从孔子师尊的话,存而不论。仍然记得那天浩如繁星的外国人,仍然记得那天金智跟我看见的那对幸运的恋人,仍然记得比起太阳温暖的是金智的笑容。可我开始记不清旅行的意义,开始记不清我是不是还是作为孩子般去玩耍,开始记不清父亲母亲白发几许,开始记不清我儿时稚嫩的步伐。在回音壁里,听到自己的回音,我会开始害怕,是不是长大了以后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听着自己的回音。我宁愿拉着时间的步伐,求它慢点再慢点。不愿那么迷糊的长大,不愿像天坛里见到的游客,来也匆匆,走也匆匆。
在北京第一天的晚上,我跟着父亲来到奥林匹克公园,我只能说被奥林匹克精神感动的一塌糊涂。想着来生有机会,要踏上这片土地,为祖国奋斗。当水立方旁边的音乐喷泉响起我才知道该从梦里回来了。晚上回到公寓,我一个人在13层楼高的200多平米的房子,看着窗外的夜空,看着黑色的风在脸上呼啸,还有那头高高悬挂月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想,有些风景注定单枪匹马,就像我们来到的紫禁城。它孤独的就像汪洋大海,你以为可以海纳百川,可悲的是,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去。EVA在到处拍照,而我看着她在到处拍照。忽然想起故宫门前那对大大的狮子,母狮为了保护将小狮子踩在脚下,就像阳光为了保护EVA健康的肤色,而一直将她至于阳光下。
我会喜欢这温暖的阳光,一如紫禁城屋顶的金黄。尊贵。可是我却害怕,怕会像这紫禁城的金黄那般孤独与无奈。我对紫禁城这个名字是死心塌地爱着,而故宫更像让人去怀念。而我偏偏不喜欢怀念,因为怀念对于我是一种悲伤。无论多美好的事情,在我的怀念里必定有着一种凄凉。最怕回忆里,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我觉得这一趟旅程总夹杂着天意,天意要我们去景山公园,天意要我们做上电车,天意要我们的电车出事故,天意要我们大家一起推动电车前进。这段故事就像我们旅程的一段小溪,在我们彼此的回忆里缓缓流过。也许我人生再也不会有一段这样有趣的经历,感谢每一个推车的人,因为你们,我才有了一个美好的经历。
在景山公园里,我看见了歪脖子树,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崇祯那段历史,只不过,悲伤在阳光下明媚。
恭王府的风光比紫禁城好看的多。我的第一感觉,住在里面的人品味会不会都比紫禁城的人好很多。如果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那么贪婪就是一个漆黑的太阳。我开始幻想和珅在家里休闲的姿态,可是EVA却看着雍正的画像说像我,这是一句暧昧的话。不得不说,恭王府比起紫禁城更加符合我个人审美,看来我和和珅在关于美这点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没有风景的旅程不完整,没有边走边吃边看的旅程更是一种残缺。既然注定了要边走边看,边吃边笑,那么我更加愿意像吉克隽逸唱得那样:即刻出发,当我唱起这首歌,感伤快乐都将为你找到出口,毫无保留。感谢名为南锣鼓巷的街道,让我能和大家在一起在这里吃着喝着还有笑着。我记得我们吃过的卤肉卷,好像手指的小吃,各种特色的小店,还有我努力找好吃的炸豆腐店都找不到。
我记得我们在那里看过做糖人的店,去过香水的店,就像沸腾的开水,而此刻的我写下这些文字,却那样难过。因为我开始想念。永无止境。余华说过:一个优秀的作家永远只为自己内心而写。而我的文字跟我永远爱着此刻在上海的她。
我钟爱于去古物多的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每个朝代每种不同的小饰品,还看到我倾慕已久的青铜乐器,丝竹悦耳,于往日不同的宁静。我看着各个朝代的物品,在未来的某天,也许我们这个时代的物品也会被放入某个大型博物馆。所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江山如此,时间亦如此。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去往长城的路上,我们在山脚下看长城的样子,那种兴奋。天涯的尽头是风沙,长城的故事叫古刹。谁的潇洒,谁的名利不放下。而我只求今生与你共华发。
我实在没有想到居庸关长城我们会爬的如此尽兴。整整一条居庸关长城,我们爬了三个多小时,记得我们在山顶大口大口地吃着水蜜桃,在烽火台眺望着大片大片的风光,曾经为了梓荆的一条蛇吓得躲在我身后发抖的金智,为了赶上汽车而不停的走上走下石阶。为了一时的年少轻狂而爬完整条居庸关长城的我们,让我彻底喜欢长城,不是因为它的雄伟,而是因为,这里曾经有我们留下的脚印。我多想再去一次,去摸摸我们走过的石阶,看看我们当时的汗水当时的欢乐,蔓延到无边无尽。
旅途的最后一站,所谓有始有终。跟着父亲开始,也在父亲的陪伴下结束。我们来到798。我会开始后悔为什么第一天不是来到这个地方。每一处信手拈来的涂鸦,每一个闲情雅致的书屋,每一个充满故事的角落。我想细细看着古巷的深处,是不是也会有一个丁香般的女孩在撑着油纸伞。不得不说798是我最喜欢的一处,我在这里似乎连灵魂都充满了诗意。这里的人似乎放慢了步伐,没有了京城那样的快节奏。就像把所有情感,都注入了缓缓溪流,滋润了每一个旅途的行人。
在北京生活了大半个月,感受着皇城脚下的威严,想着这是不是一个你说梦想,而没有人会嘲笑你的地方,想着是不是一个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有机会翻身的地方,想着是不是一个任由你挥洒才华的地方。我不知道,时至今日都没有结果。我看着窗外的风景,灵魂会深陷我所了解的悲哀里。
至少对于我,我明白,北京的阳光薄薄地敷在短墙上,这个夏天依旧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