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节奏很慢,不是外面的雨声,而且房顶漏雨滴到盆里的声音。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现在仍没停,到晚饭的时候房顶就顶不住了,有两个地方开始漏雨,不过已是很好。
记得小时候每逢下雨超过半天房顶就会漏雨,漏雨的地方还特别多,家里的锅碗瓢盆全能用上。
如果炕上面也漏雨,还要把铺的炕被卷起来,再放上个盆接雨。
到了晚上,还漏雨!睡觉的时候身子都不是直的,得斜着,蜷着,缩着。躲着这个盆又怕踢了那个碗,不过也能在滴滴答答,BingBing蹦蹦的声音中睡着。
这个老房子是从奶奶那辈就住的,什么时候盖的不清楚,但确定是坯房,外面是青砖。
记事儿的时候爸爸找人翻新过房顶,内墙面也刷白了。十来岁的时候,房子又旧了,房顶的土松了,再加上夏天长草,蚂蚁洞,一下雨就漏,不堪其扰,爸妈又重新给房顶铺了层塑料布,盖了层土,之后房顶再没动过。
多少年了,这老房子就一直住着,把四周的邻居都住没了。
左院打我记事起房顶就是踏的,没有人住,倒是院子里两颗枣树越长越茂盛。
后院住着个奶奶辈的老人,他的儿子媳妇们有时候会来看看。我还在自家的房顶上偷看过他家的那口地窖,想着要是从房顶上跳下去,再跳到地窖里会是怎样。
右院房子新一些,住的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她公公婆婆那辈是开小卖部的,家境殷实。后来我上了初中的时候他家就都搬县城去了。到了我读大学的时候,奶奶那辈的两个老人又回来住了,不过那个老爷爷,得了脑血栓后遗症,走路缩着手,一拐一拐的。毕了业之后听说那个老奶奶的身体也不好了,又到城里跟着儿子去了。
我家和前院隔了一条街,前院就属于另一个村了,其实也是当时从我们村分出去的。小时候跟他家关系最好,妈妈和前院的小伙伴燕子妈妈都是四川人,谈的来。所以我和燕子也特别能玩在一起,大多数是我长在她家,她来我家的时候也不少。我们一起洗澡,一起玩石子,一起登缝纫机,一起学做饭,一起比赛拆线头。因为她是从四川带来的,她妈妈和新爸爸又给她生了一个小妹妹,起名叫白雪,或许是因为长的很白吧。有了小妹妹,她经常背着她的小妹妹和我一起玩,这些记忆都应该是上学以前的吧。后来,她爷爷奶奶没了,他家就搬到她爷爷奶奶那住,在他们村的村里。之后前院她大伯住过,她大伯没有娶上媳妇,是上高中的时候回来,听妈妈说那个男的在屋里吊死了,之后再没人住过。
老房子多少年了,也没问过爸妈,就三间屋,有一间小陪房,之前是养牲口的,更破。但是地理位置好,在街里,村中心,位置高,门口左右两边都是下坡路,之前听爷爷说发大水的时候,就没淹到老房子这。
也有亲戚劝爸妈搬到新房子住,可是妈妈总说,一般家,没人住这房子,出不了半年就踏了。我每次回家也是和爸妈住老房子,这两天赶上漏雨,于是回忆起这许多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