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平时主要写业务逻辑的程序开发,工作中很少直接与线上服务器接触,上生产环境的服务器一般也就是用vim调试程序,因此对于运维方面的知识懂得很少。很多运维知识也只是听说过概念罢了。近来,由于工作调动,需要接触服务器运维,需要快速对这方面有个大体的认知,因而到amazon上淘书,发现《运维前线》很不错,就买了kindle版,查看目录时,就知道这又是一本我很难看懂的书,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大多我是没接触过的,甚至连其术语也没听过。那么,对于这些我们看不懂的技术书,要怎么对待?是一页页硬啃,还是束之高阁,置之不顾,并安慰自己“等以后懂了再来看”?
我的做法是这样:不管懂不懂,先大致将此书通读一遍,很粗略地看一遍,有不懂的也不用细究,先跳过,只要大致知道是在讲什么就好。用最快的速度建立对此书的认知。然后结合自己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个,再针对相应的章节重新阅读,此次阅读就以正常的速度翻阅,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同时将其中不懂的专业术语记下来,再去搜索这些术语的含义。如果这些篇章还是超出了自己目前的理解范畴,也不用懊恼,这恰好说明此书可以填补自己的很多知识空缺。这种情况下,因为知道再研究也收益不大,就会先暂且搁置。可在搁置之前也会将翻阅时的笔记整理好,注明自己有哪些不懂,为何中止。为下次阅读作好准备。也好见证自己的成长。
即便因为书太难懂而中止了阅读,对自己也有不少的好处:
开拓了见识,知道了原来还有那么多自己是不懂的。工作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重复着相似的事情,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而新知识、新领域的刺激能起到给自己打兴奋剂的作用。
建立了新的知识索引,超出自己当前理解范畴的知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需要重复的学习、实践。越早建立知识索引,就对自己后面的运用越有帮助。就好像中学时期考语文时,第一眼先看作文题,然后再做题,等做到作文题时,已经基本上构思好了。
激发好奇心。这是最重要的作用。程序员从事的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一直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优秀的程序员,得知现有的问题原来还存在着更好的解决方案,会按捺不住想去探索的冲动。这种冲动便是成长的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岗位,每天的工作同样是在写业务逻辑,修补bug,但不同人的成长速度完全不同,有的做了十年还是重复着第一年的事情,有的到第二年就成了业务骨干,第三年就在设计、开发核心架构。
当前同样水平的程序员,面对着同样难度的一本书,一人唉声叹气,弃之不理;一人如饥似渴,艰难阅读。这就是优秀与否的区别。
对于新领域,优秀者感到兴奋,平庸者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