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个词语,在我看来异常庄严和圣洁。
人这一生,不长但也不短,在这条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使我们开心,或使我们痛得刻骨铭心,又或者只是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儿,片刻涟漪过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然而,在同一路上的不同阶段,我们总会遇到一两个能称得上为朋友的人,数量极少,但已然足够。
怎样才可成为朋友呢?
每天都会一起上下课,一起去吃饭,偶尔一起去超市或者逛街,一起穿同款套装,或者涂一个型号的口红………一起做这么多事就是朋友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信你听我说道说道。
舍友张小静和夏飞前段时间闹矛盾,相互不理不睬,作为第三人的我并没有插手她们的事情,于我而言,她们的矛盾冲突只是破大点事儿,实在是搞不懂她们在闹什么。
争吵之后,夏飞就和我结伴而行,不再与张小静说话,也不再同行上课吃饭和玩耍了。
我和夏飞一起实习,一起吃喝玩乐,在大家眼中,我们就是好朋友,应该互相了解,并在他人询问对方情况时便可脱口而出。
其实不然,我们互相并不了解,我们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亲近而又疏离。亲近是因为每天都学习生活在一起,而疏离则是因为我们可聊的话题并不多。
相反地,张小静和夏飞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也因此在一个契机之下她们迅速和好,并恢复矛盾之前的亲密,一起聊八卦追明星看娱乐综艺。
而我又和从前一样,很少参与她们的谈话或娱乐,如同外人一枚。即使整天在一起又如何,我之于她,她之于我不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罢了。
她们可以毫无障碍的讨论某个节目,某个演员、歌手,亦或是某个八卦爆料;对于从不追剧看视频的我来说,她们显然更容易有共识。
她们谈论的明星我不清楚,而我提及的某书作者王远成她们亦未听说过。
看到这里你多少可以明白点什么。
经常在一起的,不一定都是朋友,也有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她们一定在某方面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
有了相同的爱好便拥有了共同语言,有了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便可成为朋友。
人和牛不可能成为朋友,因为人弹的琴牛永远不会听懂,听不懂便不会有话可聊。
那什么样的人可称为朋友?
在我看来,朋友不一定非要每天都黏在一起,因为都有各自的生活和朋友圈,她们没时间陪你吃喝拉撒睡,而你也不需要如此。
你们或许分居两地,一个在石家庄,另一个在保定,因为忙碌,你们可能一年半载都见不上一面,但再见之后,无半点陌生的感觉,一切依旧是那么熟悉,那么自然。
你们不经常见面,但视频通话从未间断,有时三天进行一次,有时是七天。若是某次对方有近十天没有联系你,你可能会猜测她是不是遇到问题了?怎么一直不和你打电话了?
于是你手忙脚乱的拨通电话,焦灼不安的等待电话的接通,每一次嘟声的间隔仿佛走过了半个世纪。
终于电话接起,如愿听到她的声音,注意到未有半点不妥,便开始训斥对方:这么久不给我打电话是死哪去啦!喘着气也不知道通知一声!脸大了是吧!
语气再不好,用词再粗暴,从未觉得不妥,甚至还特别喜欢这种调调,因为你明白这是你们之间特有的关心方式。
很荣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我收获了四位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不在我身边,但我们从未担心会失去彼此。
朋友就像是酒,时间越久,酒越是香醇,朋友越是珍贵。
愿你我与朋友,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