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先生曾对《梦粱录》菜肴食品作过一篇注释(见链接),其时盖默识年少,未能引起兴趣。近日先生来函告知此文,并勉励我继续探究。谬承前辈青眼,小子才学纵然鄙陋,亦当努力一试。
观《梦粱录》所涉食物,仅罗列名称者众,兼有俗语,句读不明,殊难注也。故而我将《梦粱录》中食物名称分为五类,可信程度则依次递减直至不可注:
A类,描述较清楚或不言自明的;
B类,与两宋文献,如《山家清供》、《吴氏中馈录》、《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中描述较清楚的食物同名或极近似的。《事林广记》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因为年代接近,而且抄录的也几乎是宋代文献,也归此类;
C类,由A类、B类中食物可以注解的。但不再以C注解其余;
D类,由其他年代文献可以注解的,如《齐民要术》、《饮膳正要》、《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
E类,没有太多根据的附会,或者根本无法注解的。
现将《梦粱录》所涉食物按照出现顺序列出:
卷三
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
每位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
环饼:
D类。一种环钏形的油炸面食,又称馓子。其实形状类似今天的焦圈。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细环饼、截饼: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卢谌 《祭法》:“夏祠别用乳饼,冬祠用环饼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食物中有饊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寒具》:“环饼,象环釧形也。”
油饼:
B类。一种汉人制作的饼,不太厚。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肉油餅:白面一斤。熟油二兩半。豬羊脂各二兩剁碎。酒一小盞與面同和。如硬。入羊骨髓。分作十劑捍開包餡。用托子印花樣。入爐煿熟。筵席上。大者每分供二個。小者供四個。餡與饅頭生餡同。或者供素食蜜穰餡棗穰亦可。
《东京梦华录》:若油饼店,即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砣、髓饼、新样、满麻。《都城纪胜》:如酪面,亦只后市街卖酥贺家一分,每个五百贯,以新样油饼两枚夹而食之,此北食也。《山家清供》: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莳萝,六者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样块,用辣汁供。今后苑名曰御爱玉灌肺,要之不过一素供耳。然以此见九重崇俭不嗜杀之意,居山者岂宜侈乎!《吴氏中馈录》玉灌肺方: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六味,拌和成卷,入甑蒸熟,切作块子,供食,美甚。不用油,入各物,粉或面同拌蒸,亦妙。
枣塔:
A类。堆起来的枣。
看盤如用豬、羊、雞、鵝、連骨熟(學海類編本作熱)肉,並蔥、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漿水飯一桶而已。
《东京梦华录》有“惟大辽”。
浆水饭:
B类。《齐民要术》里的飧饭,有点像酒酿汁浸饭。
《齐民要术》飧饭:米欲细而不碎,碎则浊而不美。讫即炊,经宿则涩。淘必宜净,十遍以上弥佳。香浆和暖水浸饙,少时,以手挼,无令有块。复小停,然后壮。凡停饙,冬宜久,夏少时,盖以人意消息之。若不停饙,则饭坚也。投飧时,先调浆令甜酢适口,下热饭于浆中,尖出便止。宜少时住,勿使挠搅,待其自解散,然后捞盛,飧便滑美。若下饭即搅,令饭涩。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浆水法:熟炊粟饭乘热倾在冷水中。以缸浸五七日。酸便好吃。如夏月逐日看。才酸便用。如过酸即不中使。
凡御宴至第三盞方進下酒鹽(學海類編本作咸)豉,雙下駝峰角子。
双下驼峰角子:
B类。形似驼峰的带馅面食。面皮是酥皮,入炉烤熟。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駝峰角兒:面二斤半。入溶化酥十兩。或豬羊油各半代之。冷水和塩少許。搜成劑。用骨魯捶捍作皮。包炒熟餡子捏成角兒。入爐熬煿熟供。素餡亦可。
后文有“独下馒头”,《攻媿集》有“双下灌浆馒头”,《老学庵笔记》有“双下角子”,《武林旧事》有“烧羊头(双下)”,“双下大膀子”。
由此可知双下就是下两份。
下酒杯:䏑子骨頭、索粉、白肉、胡餅。
䏑子骨头:
A类。䏑就是炙,烧烤肉骨头。
索粉:
D类。粗粉。
《易牙遗意》索粉:每干粉一斤,用湿粉二两打成厚浆,放旋中,每添滚汤一次解薄,便连旋子放汤锅内煮之。取出,不住手打搅,务要稠腻。如此数次,候十分熟,大概春夏浆宜稍厚,秋冬宜薄。以筋锹起,成牵丝垂下不断方好。候温,和干粉成剂。如索不下,添些热汤,如大注下,添些调匀,团在手中搓索下滚汤中,浮起便捞在冷水中,沥干,随意荤素浇供,只用芥辣尤妙。
白肉:
B类。去油的肉。
《都城纪胜》: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白是砧压去油者。
胡饼:
A类。大概类似今天的馕。
一说解释为胡人或者胡地的饼,另一说为胡麻饼,汉 刘熙《释名·释饮食》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再下酒:群仙䏑(學海類編本作肉)、天仙餅、太平畢羅、乾飯、縷肉羹、蓮花肉餅。
群仙䏑:
E类。大概是烤肉拼盘。
天仙饼:
E类。
《东京梦华录》、《文昌杂录》记作:天花饼。
太平毕罗:
D类。也作饆饠。
一说是抓饭,但基本是靠读音,证据力度太弱,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了。要知道双音节词,就算是已知同样的东西,在毫不相关的语言中发音类似都不奇怪。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原本是从西域来的面食,但到了中土后来又产生出诸多变化。但我没有读到太可信的考据,一方面要从考古上寻找资料,另一方面也要去找到西域对应的食物。《太白阴经》上的记载看来,个头非常小,用的面粉量是薄饼的1/4,馒头的3/8,蒸饼的1.25倍,散子的3/8。高启安的《《太白阴经》的饮食史料价值——兼论“饆饠”名实的变异》一文十分详细,但结论我不敢苟同。我倾向于现有证据无法作出结论。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觴政自夸真一,香鉢何烦问毕罗。” 明 杨慎 《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説, 唐 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酉阳杂俎·续集》:忽見長興店子入門曰:「郎君與客食畢羅計二斤,何不計直而去也?」明經大駭,褫衣質之。且隨驗所夢,相其榻器,皆如夢中。乃謂店主曰:「我與客俱夢中至是,客豈食乎?」店主驚曰:「初怪客前畢羅悉完,疑其嫌置蒜也。」
《太白阴经》:饆饠一人一枚,一萬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八十個,面一十五石六斗二升五合。
干饭:
A类。
缕肉羹:
A类。羊肉丝羹。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炒肉羹:羊精肉切為縷。腎胠脂骰塊切。二兩。蔥二握。水四碗。先燒熱下肉蔥。入酒醋調和。肉軟下脂姜末少許。
莲花肉饼:
C类。带肉馅的饼,大概状如莲花。
《吴氏中馈录》:馅同肉饼法。
《清异录》蓮花餅餡(有其他版本作餤):郭進家能作蓮花餅餡,有十五隔者,每隔有一折枝蓮花,作十五色,自云周世宗有故宮婢流落,因受顧於家,婢言宮中人號「蕋押班」。
下酒供假黿魚、蜜浮酥捺花。
假鼋鱼:
B类。凡带假字,都是由另一些材料仿制,如今之素鸡、素鸭、素鹅之类。可以用瓠(葫芦属的瓠瓜)与麸(面筋)为原料制作,也有用动物原料来做的。
《事林广记》假黿魚羹:肥嫩黃雌雞腿,煮軟去皮,絲劈如鱉肉。別煮黑羊頭軟,絲劈如裙襴。更用乳餅、蒸山藥和搜作卵,以梔子水染過。或用雞鴨黃同豆粉搜和丸為卵,沸湯內焯過。以木耳、粉皮絲作片,襯底面上對裝,肉湯盪好,湯澆,加以姜絲、青菜頭,供之。若加以桑娥、乳餅尤佳。
假羊眼羹:羊白腸一條,凈洗用大螺熟煑,挑出取螺頭,以菉豆粉水調稀,伴和螺頭灌入羊白腸內,緊繫兩頭熟煑,取出放冷薄切,作羹儼然羊眼無辨也。
《山家清供》假煎肉:瓠与麸薄批,各和以料,煎麸以油,煎瓠以脂,乃熬葱油,入酒共炒,瓠与麸熟,不惟如肉,其味亦无辩者。吴何铸晏客,或出此。吴贵为后家,而喜与山林友朋,嗜此清味,贤哉!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假炒蟺:羊膂肉批作大片。用豆粉白面。表裡勻糝。以骨魯捶拍如作湯臠。相似蒸熟放冷。斜紋切之。如鱔生用。木耳香菜簇飣鱠醋澆作下酒。縱橫切。皆不可。唯斜紋切為制。
蜜浮酥捺花:
C类。冬天以酥油冷凝制成茉莉花状,浮于蜜中。
《东京梦华录》作:密浮酥捺花,《文昌杂录》作:蜜浮斯柰花(四库本作奈花),《老学庵笔记》作:第七柰花、索粉。疑正确的字应当为“蜜浮酥柰花”,柰花可能是茉莉花的别名。柰字用法比较乱,按照《本草纲目》里的解释,柰花是茉莉,但加了颜色前缀,比如白柰、紫柰、朱柰、绿柰,就是苹果属的植物。
酥在单字时就是酥油(ghee)的意思,也就纯的乳汁中的脂肪,不是西餐里的黄油(butter),黄油中还有约18%的水分和少许蛋白质来乳化,黄油只要加热让油水分离即可得到酥油,当然古代可能并没有今天这么纯。酥油中再有冬天不凝固的叫醍醐(《饮膳正要》),就是熔点比较高的,大概不饱和脂肪多一些。
关于颜色,一般古人的描述都是白色,用梅花、柰花来类比,也都是白色。今天见到的多是黄色,其实跟饲料和动物都有关,水牛乳制作的就比较白。
酥油在唐代有一种吃法叫“酥山”,今人对其了解几乎都源自唐 王泠然的《苏合山赋》,大概做法就是混了蜜的酥油冷冻成型,呈现山状。还有一些其它的诗文佐证,具体还可以看一下孟晖的《酥花入坐颇欺梅》。但诗文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烹饪书籍,谁都不知道说的做法对不对。
不过《武林旧事》有:“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东京梦华录》里冬月也有“滴酥”。滴酥的做法见“小蚫螺酥”条,可以证明《苏合山赋》的做法是存在的。
下酒供排炊羊、胡餅、炙金腸(學海類編本脱腸字)。
同《东京梦华录》。《文昌杂录》接“蜜浮斯奈花”有(句读是我自己点的):肉鮓、排炊羊、炙金肠、炙(字是左食右炙)子、馒头、肚羹、水飰、下飰。
排炊羊:
A类。炊应该是蒸的意思。《东京梦华录》有“鹅鸭排蒸”。
炙金肠:
E类。
下酒,供假沙魚、獨下饅頭、肚羹。
假沙鱼:
C类。见假黿鱼。
独下馒头:
A类。带馅馒头。见“双下驼峰角子”。
肚羹:
A类。动物(可能是羊)肚做的羹。《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中不加说明,似乎都应该是羊肚。
下酒,供水飯,簇飣下飯。
水饭:
A类。泡饭或米粥一类。古人有很多词来形容这一类食物,粥、糜、飱、水饭。今人没必要纠结太多,了解一下淀粉糊化和分散的原理比分类好玩。
簇饤下饭:
E类。簇饤指堆迭在食具中供陈设,下饭就是配饭吃的菜。
皇帝初九日聖節
御廚制造宴殿食味,並御茶床上看食、看菜、匙筋、鹽碟、醋樽、及宰臣親王看食、看菜,並殿下兩朵廡看盤、環餅、油餅、棗塔,俱遵國初之禮在,累朝不敢易之。
见前。
卷四
解制日(中元附)
家市賣冥衣,亦有賣轉明菜花、油餅、酸餡、沙餡、乳糕、豐糕之類。
酸馅:
B类。一种类似带馅馒头的面食,不拘于什么馅,但应该是素馅的,苏轼有“酸馅气”批评僧诗,《避暑录话》和《曲洧旧闻》的记载也都支持这个说法。猜测是用发面而有褶的带馅馒头。
后来讹字后,开始引申出各种馅的包子,有沙馅、菜馅等。卷十六有“七宝酸馅,肉酸馅”。肉酸馅大概就和素馒头一样,单指出来则就是与原先不同了,否则酸馅一般就是素的,馒头一般是荤的。
宋代时馒头与包子是有一些区别的。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馒头有馅,或以皮之厚薄与包子为别。”沈丽莉详细讨论了两者,举了《饮膳正要》等书的描述,结论是馒头用发面,皮厚无褶,地位较高,配汤食;包子用死面,皮薄有褶,是平民的食物,蘸醋食。假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虽然欧阳修说了半天我还是不知道“酸 [酉兼]”是什么,不过从酉字旁猜测是发酵食物,是否酸馅是个介于两者之间的,用发面而有褶的包子?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酸餡:饅頭皮同褶兒較粗,餡子任意。豆餡或脫或光者。
欧阳修《归田录》:京師食店賣酸 [酉兼]者,皆大出(一作書)牌牓於通衢,而俚俗昧於字法,轉酸從食, [酉兼]從舀。有滑稽子謂人曰:「彼家所賣餕 [酉舀](即馅的异体字),不知為何物也。」飲食四方異宜,而名號亦隨時俗言語不同,至或傳者轉失其本。
叶梦得《避暑录话》:吳僧凈端者行解通脫,人以為散聖。章丞相子厚(章惇,字子厚)聞,召之飯,而子厚自食葷,執事者誤以饅頭為馂餡置端前,端得之,食自如。子厚得馂餡,知其誤,斥執事者而顧端曰:「公何為食饅頭?」端徐取視曰:「乃饅頭耶?怪馂餡乃許甜。」吾謂此僧真持戒者也。
朱弁《曲洧旧闻》:至崇寧中,賣餕餡者又有“一包菜”(这里在说蔡京)之語,其事皆驗。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秀才,你閒也是忙。忙便罢,閒便来寺里吃酸馅来。”《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宋四公 夜至三更前后,向 金梁桥 上四文钱买两隻焦酸馅。”
沙馅:
C类。豆沙馅包子。
《武林旧事》有:细馅、糖馅、豆沙馅、蜜辣馅、生馅、饭馅、酸馅、笋肉馅、麸蕈馅、枣栗馅。
乳糕:
C类。乳与米粉所做之糕。
《齐民要术》无糕字。《吴氏中馈录》五香糕方: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乾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
丰糕:
C类。疑后文丰糖糕。
卷五
九月(重九附)
兼之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禁中閤(學津討原本、學海類編本作閣,欽定四庫全書本作各)分及貴家相為饋送。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或如五色彈兒,皆入韻果糖霜,名之「獅蠻栗糕」,供襯進酒,以應節序。
重阳糕:
A类。带肉丝的糖糕。见上文。
狮蛮栗糕:
A类。栗子泥糖糕。见上文。
卷六
十二月
臘月內可鹽豬羊等肉,或作臘 [犭巴]、法魚之類,過夏皆無損壞。惠民局及士庶修制臘藥,俱無蟲蛀之患。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糟,以麩、乳、諸果、筍、芋為之,供僧,或饋送檀施、貴宅等家。二十四日,不以窮富,皆備蔬食餳豆祀灶。此日市間及街坊叫買五色米食、花果、膠牙餳、箕豆,叫聲鼎沸。其夜家家以燈照於臥床下,謂之「照虛耗」。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貓狗者,亦與焉。
五味粥(腊八粥):
A类。多种东西煮的粥。
《武林旧事》: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东京梦华录》: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胶牙饧:
A类。谷物制成的麦芽糖。
箕豆:
E类。做零食的豆子。
赤豆粥:
A类。
除夜
是日,內司意思局進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如十般糖、澄沙團、韻果、蜜姜豉、皂兒糕、蜜酥、小蚫螺酥、市糕、五色萁豆、炒槌栗、銀杏等品。
蜜煎:
A类。蜜渍果品。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造蜜煎菓子法:凡煎菓子。酸者用樸硝破水大段。硬酸者用湯化樸硝放冷浸去酸味。軟嫩者只煉蜜放冷澆在菓子上淹一宿。其酸咸味自去。漉出淘過控幹。並先煉熟蜜後入煎五七沸出放冷。再入舊蜜內煎如琥珀色。去蜜置器中。煎時須用銀石砂銚等為佳。使蜜澆者浸一宿。餘依用淹一飯時。若有味也。
《清稗类钞》:俗稱蜜浸果品為蜜煎,蓋原於吳自牧《夢粱錄》所載。
糖煎:
A类。糖渍果品。
十般糖:
E类。十种不同的糖,不知具体。
卷十三:有標竿十樣賣糖,效學京師古本十般糖。
澄沙团:
C类。猜测为过滤后较细腻的豆沙做的团子。
韵果:
E类。分类看起来属于蜜饯而不是果子。见“水果子”一条的解释。
蜜姜豉:
B类。羊羹一类的甜品,肉冻所制。
姜豉不作调料讲时为类似肉冻的食物。如《都城纪胜》有红熝姜豉。《东京梦华录》记载姜豉是立冬的时物。后文也提到是冬天售卖的。
《岁时广记》:「《岁时杂记》:寒食煮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姜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姜豉,故名焉。」
《游宦纪闻》卷八:兴元关表诸郡,食肆所货姜豉,用“僵”字最为有理。
又有传乃姜侍所讹。《朝野佥载》唐姜晦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铨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
蜜酥:
C类。蜜制的酥糕点。酥见“蜜浮酥捺花”,但此处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纯用酥油制作,还是加了面粉,因为中馈录里的雪花酥是加了粉的。
《吴氏中馈录》雪花酥:油下小鍋化開,濾過,將炒面隨手下,攪勻,不稀不稠,掇離火。灑白糖末,下在炒面內,攪勻,和成一處。上案,捍開,切象眼塊。
小蚫螺酥:
B类。形如小鲍鱼的酥点,酥油和糖蜜混合,冬天滴入冰水冷凝而成。
卷十三有“蚫螺滴酥”,《武林旧事》里叫“滴酥鮑螺”。
明 方以智《物理小识》醍醐酥酪抱螺:牛乳贮瓮,立十字木钻,两人对牵,发其精液在面者杓之,复垫其浓者煎,撇去焦末,遂凝为酥;其清而少凝者,曰醍醐,惟鸡卵及壶芦可贮不漏。有苴白糖为饼者;有作乳酪者;或少加羊脂,烘和蜜滴,旋水中,曰抱螺,皆寒月造。切莱菔一二片,去其膻。
五色萁豆:
E类。五种的豆子做的零食。
炒槌栗:
C类。炒即熬,如炒红果。槌栗,疑为槌碾过的栗子。
《吴氏中馈录》炒面方:白面要重羅三次,將入大鍋內,以木爬炒得大熟,上桌古轤槌碾細,再羅一次,方好做甜食。凡用酥油,須要新鮮,如陳了,不堪用矣。
卷十二
城內外河
寄語故山友,切勿厭藜羹。
藜羹:
A类。此处是诗句。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卷十三
團行
五間樓泉福糖蜜,及荔枝圓眼湯等物。
泉福糖蜜:
A类。泉州、福州所产的糖。
荔枝圆眼汤:
A类。荔枝龙眼糖水。
鋪席
向者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中瓦前皂兒水,雜貨場前甘豆湯、戈家蜜棗兒,官巷口光家羹,大瓦子水果子,壽慈宮前熟肉,錢塘門外宋五嫂魚羹,湧金門灌肺,中瓦前職家羊飯。
自淳祐年有名相傳者,如貓兒橋魏大刀熟肉。
甘豆汤:
B类。某种叫甘豆的煮的汤。
陈造有《李伯成食甘豆粥和渊明诗分寄次韵》。
蜜枣兒:
A类。
光家羹:
E类。
水果子:
E类。此处可能是新鲜水果的意思。
果子既可以指新鲜水果,也可以指银杏、栗子、葡萄干之类的干果。但不加蜜糖,与蜜饯不同,因为有果子局、蜜煎局之分。
卷十二:乾濕果子。《东京梦华录》:又有托小盤賣乾果子,乃旋炒銀杏、栗子、河北鵝梨、梨條、梨乾、梨肉、膠棗、棗圈、梨圈、桃圈、核桃、肉牙棗、海紅嘉慶子、林檎旋烏李、李子旋櫻桃、煎西京雨梨、尖梨、甘棠梨、鳳棲梨、鎮府濁梨、河陰石榴、河陽查子、查條、沙苑榲腉、回馬孛萄、西川乳糖、獅子糖、霜蜂兒、橄欖、溫柑、綿棖金橘、龍眼、荔枝、召白藕、甘蔗、漉梨、林檎乾、枝頭乾、芭蕉乾、人麵子、巴覽子、榛子、榧子、蝦具之類。
卷十九:果子局,掌裝簇、飣盤、看果、時新水果、南北京果、海臘[犭巴]脯、臠切、像生花果、勸酒品件。《都城纪胜·四司六局》:“果子局专掌装簇、盘飣、看果、时果,准备劝酒。”
熟肉:
E类。
宋五嫂鱼羹:
E类。
袁枚《随园食单》批评: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最有名。而今则酱臭而鱼败矣。甚矣!宋嫂鱼羹,徒存虚名。《梦粱录》不足信也。
灌肺:
A类。羊肺中灌佐料所制作食物。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灌肺:羊肺帶心一具。洗乾淨如王葉。用生姜六兩取自然汁。如無以乾姜末二兩半代之。麻泥杏泥共一盞。白面三兩。豆粉二兩。熟油二兩。一處拌勻入塩肉汁。看肺大小用之。灌滿煮熟。又法。用面半斤。豆粉半斤。香油四兩。乾姜末四兩。共打成糊。下鍋煮熟。依法灌之。用慢火煮。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还有假灌肺和素灌肺。《山家清供》与《吴氏中馈录》有玉灌肺。
羊饭:
A类。羊和饭同烧。
天晓诸人出市
賣早市點心,如煎白腸、羊鵝事件、糕、粥、血臟羹、羊血、粉羹之類。冬天賣五味肉粥、七寶素粥,夏月賣義粥、饊子、豆子粥。又有浴堂門賣面湯者,有浮鋪早賣湯藥二陳湯,及調氣降氣並丸劑安養元氣者。有賣燒餅、蒸餅、糍糕、雪糕等點心者。以趕早市,直至飯前方罷。及諸行鋪席,皆往都處,侵晨行販。和寧門紅杈子前買賣細色異品菜蔬,諸般下飯,及酒、醋時新果子,進納海鮮品件等物,填塞街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氣象,殊可人意。孝仁坊口,水晶紅白燒酒,曾經宣喚,其味香軟,入口便消。六部前丁香餛飩,此味精細尤佳。早市供膳諸色物件甚多,不能盡舉。自內後門至觀橋下,大街小巷,在在有之,有論晴雨霜雪皆然也。
煎白肠:
B类。煎羊白肠。
《东京梦华录》:旋煎羊白腸。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雜餡兜子:每十只熟羊肺二兩。熟羊肚五兩。熟白腸二兩。
羊鹅事件:
A类。羊和鹅的内脏。事件即是什件儿,不明说的时候一般就是内脏。但要看上下文,有时候也不一定,比如诸色点心事件。
血脏羹:
A类。
羊血:
A类。
粉羹:
E类。可能是勾芡了的羹。因为后文有香辣素粉羹,有撺肉粉羹,看起来荤素都有。
五味肉粥:
A类。五味粥(腊八粥)泛指五种原料,并非酸甜苦辣咸五味。所以这里应是五种肉做的粥。
七宝素粥:
A类。类似腊八粥。
义粥:
E类。
馓子:
D类。见环饼。但也许这个类似今天的馓子。
豆子粥:
A类。
烧饼:
B类。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燒餅:每面一斤。入油兩半。炒塩一錢。冷水和搜骨魯捶砑開。鏊上煿得硬煻。火內燒熟極脆美。
蒸饼:
D类。从《齐民要术》看,形态不是今天的馒头,是厚薄均匀的饼状。
糍糕:
A类。后有“常熟糍糕”,疑即粢饭糕,也就是糍粑。但今天我们一般是吃蒸熟以后再炸的,这里只是蒸,并不炸。《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可以拿糍糕来黏东西。
雪糕:
B类。白色米糕。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子昂 云:‘作画綳绢法,用雪糕细细撧碎,汤泡开,用之,既不霉,又牢而不脱。’”
水晶红白烧酒:
E类。
丁香馄饨:
E类。丁香可以指蒲桃属的丁香S. aramaticum,古代又称鸡舌香,即英文的clove。但此处有“此味精细尤佳”,疑以丁香属(Syringa)植物的花为馅。
夜市
如糖蜜糕、灌藕、時新果子。
又有經紀人擔瑜石釘鉸金裝架兒,共十架,在孝仁坊紅杈子賣皂兒膏、澄沙團子、乳糖澆。壽安坊賣十色沙團。眾安橋賣澄沙膏、十色花花糖。市西坊賣蚫螺滴酥,觀橋大街賣豆兒糕(一作「膏」)、輕餳。太平坊賣麝香糖、蜜糕、金鋌裹蒸兒。廟巷口賣楊梅糖、杏仁膏、薄荷膏、十般膏子糖。內前杈子里賣五色法豆,使五色紙袋兒盛之。通江橋賣雪泡豆兒水、荔枝膏。中瓦子前賣十色糖。更有瑜石車子賣糖糜乳糕澆,亦俱曾經宣喚,皆效京師叫聲。日市亦買賣。又有夜市物件,中瓦前車子賣香茶異湯,獅子巷口爊耍魚,罐里爊雞絲粉,七寶科頭,中瓦子武林園前煎白腸、灌腸、灌肺、嶺賣輕餳,五間樓前賣餘甘子、新荔枝,木簷市西坊賣焦酸餡、千層兒,又有沿街頭盤叫賣姜豉、膘皮䐑子、炙椒酸 [犭巴]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又有擔架子賣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攛(多本作臘,學海類編本作攛)肉細粉、科頭、姜蝦、海蟄鮓、清汁田螺羹、羊血湯、糊齏海蟄螺頭、齏餶飿儿、齏面等,各有叫聲。
糖蜜糕:
A类。
灌藕:
D类。蜜调粉,灌入藕中。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熟灌藕:用絕好真粉入蜜及麝少許灌藕內,從大頭灌入,用油紙包扎煮藕熟,切片熱啖之。
乳糖浇:
A类。乳糖是砂糖和牛乳熬成的,很多书有这种做法记载,但名称比较混乱。有兴趣可以去看季羡林的《糖史》。往食品上浇以糖浆或蜜是比较常见的吃法,见“甘露饼”。
澄沙膏:
C类。猜测为过滤后较细腻的豆沙和糖做的膏。
蚫螺滴酥:
B类。见“小蚫螺酥”条。
豆儿糕:
A类。
轻饧:
E类。某种糖。
麝香糖:
A类。
蜜糕:
A类。
金铤裹蒸儿:
B类。金块状的类似粽子的食物,可能是直型的,现今也有这种形状的粽子。
愚人先生注:金铤,黄金块,现在知道的南宋金铤有两种形状,束腰型与直型。
胡三省 注《资治通鉴》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大纔二指許,不勞四破也。”
杨梅糖:
A类。
杏仁膏:
A类。
薄荷膏:
A类。
十般膏子糖:
E类。
五色法豆:
E类。法有用酒曲腌的意思。
雪泡豆儿水:
A类。冷饮。
卷十六有: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之屬。
荔枝膏:
B类。乌梅和糖等所制。
《事林广记》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荔枝汤、荔枝浆,《饮膳正要》里的荔枝膏都是用乌梅来做。宋时临安已可买到荔枝,考虑到荔枝的保鲜,应该不便宜,而此条所记的荔枝膏像是一个比较市井的药方,所以判断是用乌梅来做的。明代的《普济方》收录了两条荔枝膏,一条是用乌梅,一条是荔枝,分治不同病。
不过对于宋代官员来说,就没有必要了。黄庭坚有一封书信《再答王补之》:某所作荔枝湯,擘生荔枝肉,別貯其自然汁,以水解白沙蜜漸入和合,令味相得,即并荔枝肉上火煮減半,以甕合貯之。計客數,人一勺,又令入湯小半盞,煎沸,用紗囊盛龍腦,先撲熱盞,乃注湯。
这条收于明 邓庆采《闽中荔枝通谱》。宋 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收录的《黄鲁直汤方蔬法帖》中与之有几个字不同,也验证了这条。
糖糜乳糕浇:
A类。应为“糕糜乳糖浇”。糕糜就是糯米粉制成,《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有。乳糖浇见“乳糖浇”条。
熝耍鱼:
E类。熝有几种意思,一是火灰里慢烤,二是熬,三是先煎再煮,最后收汁。《梦粱录》里有第二、第三两种。
宋 程大昌《演繁露》䥝缹:䥝,於刀切。玉篇引說文云,温器也。世言爊某肉當書為䥝,言從此䥝器之中,和五味以致其熟也。今人見霍去病傳,有鏖戰之文,又注家以多殺人為鏖,遂書為鏖,非也。
耍鱼出现多次,卷十八物产未提。传苏轼有对联提到,为泥鳅的俗名,数据库里查不到,而且《梦粱录》里已有鳅。《闽中海错疏》耍鱼:厥状纤细,又名黄丝耍。但查了现代对《闽中海错疏》的研究也搞不清这是什么鱼,且不知道这个名称是否与宋代相同。
罐里熝鸡丝粉:
A类。此处的熝即熬,熬鸡丝粉。
七宝科头:
B类。什锦凉虾。
科头出现多次,可能是“科斗”,《武林旧事》有“科斗粉”,“科斗細粉”。大概是蝌蚪形状,圆头尖尾的一种米粉,类似今天的凉虾。
沈丽莉引用了《尔雅翼》科斗:“书云:‘又今人作粉饵象科斗形,谓之科斗。’”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七寶卷煎餅:白面二斤半。冷水和成硬劑。旋旋添水調作糊。銚盤上用油攤薄。煎餅包餡子如卷餅樣。再煎供。餡用羊肉炒燥子。蘑菇熟蝦肉松仁胡桃仁白糖末姜米。入炒蔥乾姜末塩醋各少許。調和滋味得所用。
灌肠:
B类。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灌腸,肥羊盤腸並大腸洗淨。每活血杓半。涼水杓半。攪勻依常法灌滿。活血則旋旋對。不可多了。多則凝不能灌入。
馀甘子:
A类。余甘子。
焦酸馅:
B类。类似酸馅,可能烤或煎过。
千层儿:
A类。千层饼。
姜豉:
B类。肉冻。见蜜姜豉。
膘皮䐑子:
E类。膘皮是肥肉皮,䐑是薄切细切的意思。
《东京梦华录》有 子,也是与姜豉并列,为冬天常见食物。
《齐民要术》里的犬䐑等是蒸煮的,《饮膳正要》里的炸䐑儿是用原料䐑儿炸,但䐑儿未言明做法。
炙椒酸 [犭巴]儿:
B类。花椒和醋调味制作的腌干肉再拿来炙烤。
[犭巴]即豝,一般指母猪或者两岁大猪。宋代指腌的干肉一类,后世少见。
卷六有:臘月內可鹽豬羊等肉,或作臘 [犭巴]、法魚之類,過夏皆無損壞。
《吴氏中馈录》算條巴子:豬肉精肥,各另切作三寸長,各如算子樣,以砂糖、花椒末、宿砂末調和得所,拌勻、曬乾、蒸透。
《事林广记》筭子豝:精豬、羊肉畧剁過別入,塩料及豆粉少許拌研,令爛,卷作小條,蕉葉托蒸微熟,取出烘乾,每數條用彩線束供。(筭子豝一条为台湾国立东华大学整理版本,其他地方引用的《事林广记》均为元至顺年间西园精舍刊本)
千里 [犭巴]:鹿肉或羊肉切作條,每斤只用鹽二兩擦淹,熏,曬,若用酒醋則顏色不佳。又且蒸炸黃沙牛亦可造,類鹿肉。
水晶豝:精羊肉去皮脂,薄批,以鹽、椒、馬芹研好醋,澄去滓,淹一時久,攤筲箕上,烈日曝乾,即透明光潔。精豬肉亦可造。
羊脂韭饼:
D类。羊脂韭菜夹饼。
《易牙遗意》韭餅:帶膘豬肉作燥子,油炒半熟,韭生用切細,羊脂剁碎,花椒、砂仁、醬拌勻,捍薄餅兩個,夾餡子熯之。薺菜餅同法。
糟羊蹄:
A类。酒或酒糟腌。
糟蟹:
A类。酒腌蟹。
《事林广记》糟蟹:大肥蟹每隻用麻皮縛定,以川椒、蒔蘿炒鹽入稀檜,連酒浸入缸內封閉。恐久而必沙,須以皂角一十入缸底,則不沙矣。今之人多不用線縛,只於蠏臍下掀起,用針一剌自死矣,蟹却不脫。或云蟹黃自筋孔流出,其言誑矣。
香辣罐肺:
A类。灌肺。当时辣这几种,葱、生姜、干姜、胡椒、花椒。芥末也算但一般点明芥辣。
香辣素粉羹:
E类。当时辣这几种,葱、生姜、干姜、胡椒、花椒。芥末也算但一般点明芥辣。
撺肉细粉:
A类。撺肉就是汆肉。另有几个版本作腊肉,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只有科头(斗)细粉而无细粉科头,所以仍然这么断句。
科头:
B类。见“七宝科头”。
姜虾:
B类。即《武林旧事》之“姜虾米”。
海蜇鲊:
A类。鲊的一个意思即海蜇,不过此处应该是盐腌的海蜇。
《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清汁田螺羹:
A类。
羊血汤:
A类。
糊齑海蛰螺头:
E类。这些字在一起出现三次,可能是用捣碎的腌菜糊,拌海蜇螺头。只要出现,我断句时便将这几字放在一起。
卷十二,知不足齋叢書本、武林掌故叢編本、學津討原本作湖 [氵韲]”,學海類編本作湖舰,四庫全書本作湖[氵韲(把韭替换成皿)]。
卷十三,知不足齋叢書本、武林掌故叢編本作“胡 [氵韲]”,學海類編本作“糊齏”,四庫全書本作“糊 [氵韲]”,學津討原本作“猢 [氵韲]”。
卷十六,知不足齋叢書本、武林掌故叢編本作“糊虀”,學海類編本、四庫全書本作“糊齏”。
齑餶飿儿:
E类。餶飿儿是一种面食,形状不明。
齑面:
B类。腌白菜(芥菜)面条。
齑在有前缀时泛指切碎的腌菜。没有前缀则可作不同理解,此处是腌白菜或者芥菜等芸薹属的植物。宋代以后的烹饪书似乎都不以齑作辛物讲。
《事林广记》齏麵:好齏菜,去葉用莖,切細。起葱油,入鹽、醬同齏菜爁熟,下齏汁,令味和美,滾數沸盛起。捍麵煮熟,溫水中度過,投汁中供。
《竹屿山房杂部》的记述与《事林广记》类似,唯一就是菜茎“切如豆大,勿令太细”。
《都城纪胜》:亦有名亡而實存者,如甕羹,今號齏麵是也。
宋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诗:一杯齏餺飥。
諸色雜貨
又有早間賣煎二陳湯,飯了提瓶點茶,飯前有賣饊子、小蒸糕,日午賣糖粥、燒餅、炙焦、饅頭、炊餅、辣菜餅、春餅、點心之屬。
又沿街叫賣小兒諸般食件:麻糖、錘子糖、鼓兒餳、鐵麻糖、芝麻糖、小麻糖、破麻酥、沙團、箕豆、法豆、山黃、褐青豆、鹽豆兒、豆兒黃糖、楊梅糖、荊芥糖、榧子、蒸梨兒、棗兒、米食羊兒、狗兒、蹄兒、繭兒、栗粽、豆團、糍糕、麻團、湯團、水團、湯丸、餶飿兒、炊餅、槌栗、炒槌山裏棗、山裏果子、蓮肉、數珠、苦槌、荻蔗、甘蔗、茅洋、跳山婆、栗茅、蜜屈律等物,並於小街後巷叫賣。
小蒸糕:
A类。前文之糖面蒸糕。
糖粥:
A类。
炙焦:
A类。煎或烤过的带馅馒头。
《武林旧事》中有炙焦。《西湖老人繁胜录》中有羊炙焦。
馒头:
A类。带馅馒头。
炊饼:
D类。见蒸饼。
辣菜饼:
A类。当时辣这几种,葱、生姜、干姜、胡椒、花椒。芥末也算但一般点明芥辣。
春饼:
E类。
麻糖:
E类。
锤子糖:
A类。糖做成锤子形状。
鼓儿饧:
E类。
铁麻糖:
E类。
芝麻糖:
A类。
小麻糖:
E类。
破麻酥:
E类。
沙团:
B类。
《吴氏中馈录》煮沙團方:砂糖入赤豆或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或滾湯內煮,亦可。
法豆:
E类。
山黃:
E类。
褐青豆:
E类。
盐豆儿:
E类。
豆儿黃糖:
E类。
荆芥糖:
A类。
榧子:
A类。红豆杉科榧树属植物榧子。
蒸梨儿:
A类。
枣儿:
A类。
米食羊儿、狗儿、蹄儿、茧儿:
A类。米或米粉做出各种形状的,逗小孩玩的吃食。
栗粽:
C类。可能是带栗子的粽子,或栗泥做的粽子。
《吴氏中馈录》粽子法:“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
豆团:
C类。
麻团:
C类。
汤团:
C类。汤圆。
水团:
B类。但不知与汤团有何具体区别。沈丽莉引明代《酌中志》和《竹屿山房杂部》,说水团以菜、肉为馅,汤团以果仁、糖为馅,不能成立。
《本心斋疏食谱》水团: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汤丸:
C类。丸与团的不同可能在实心无馅。
《山家清供》:按《本草》:用赤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越三日,搗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可不飢。
槌栗:
C类。见炒槌栗。
炒槌山里枣、山里果子:
C类。见炒槌栗。
莲肉:
A类。莲子。
数珠:
E类。
苦槌:
E类。
荻蔗:
A类。一种体型较小的甘蔗。
宋代对其外观描述比较一致,但用处,有的书说只能生吃,不能造糖,有的书则相反。这里还是引用明代的比较成熟的说法。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似竹而大者。為果蔗。截斷生噉。取汁適口。不可以造糖。似荻而小者,為糖蔗。……凡荻蔗造糖,有凝冰白霜紅砂三品。
甘蔗:
A类。
茅洋:
E类。
跳山婆:
E类。
栗茅:
E类。
蜜屈律:
A类。鼠李科枳椇属枳椇子。
至此,前十五卷结束。
注:皂儿糕、皂儿水、二陈汤之类虽然也日常卖,但药用功能大于食用,故不收入。
参考资料:
沈丽莉. "《梦粱录》 食品词语考释." 文教资料 34 (2009): 24-25.
孟晖. "酥花入坐颇欺梅." 艺术评论 4 (2005): 019.
高启安. "《太白阴经》的饮食史料价值——兼论“饆饠”名实的变异." 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上) (2009): 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