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坡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结识黄秋莎老师的。记得那是在几年前一个雨天的午后,一连几天的秋雨淅淅沥沥,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刚把创作完的一首小诗放进群里,很快便有人和我打招呼,这使我原本疲惫,有些犯困的大脑,立马精神了起来。
信息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群中的人发过来的,我不敢怠慢,并以极快的速度连忙回复,大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这是我入群以来,第一次有人主动请求加我为好友,当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给我发信息的人是位女士,群里昵称 "我爱绿茶”,原名黄秋莎,喜欢摄影、朗诵、游泳等,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也让我很兴奋。通过简单的聊天得知,黄老师是个土生土长的鹤壁人,参加工作后就到了外地,而且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现已退休的黄秋莎对家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每逢节假日她总会抽出时间回来看看,这里是她的故乡,有她的亲人和乡愁,更为家乡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兴奋不已。据说,她就是看了我的那篇《我想为家乡写一首诗》的文章有所触动,才和我联系的,这更让我感到惊诧和深受鼓舞。
且不说我的那首诗写的水平怎么样,但黄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谦虚开朗,快言快语,很平易近人,也很有修养。我每次打招呼称老师,她却总是不太认同,并暗示我不要这样称呼她,只是相互学习,沟通交流而已。后来我就改口称黄姐,她很高兴,一直到现在。
记得有一次,黄老师发给我一段音频小样,那是她最新录制的一段“当我老了”的录音,这是我第一次听她的朗诵,如获至宝。当我点击开始,手机里传来她那声情并茂,极赋感染力的声音时,不知不觉就被带进了诗里,而被深深感然,好像一块冰被春天的气息慢慢融化了似的,是那样美妙和令人陶醉。
黄老师在朗诵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天才,很令人钦佩和羡慕,她从吐字到发音,以及对文章深刻理解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几乎堪称完美。这并非是有意恭维,而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对美好的敏锐洞察和赞誉,也是我崇拜黄秋莎老师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来,黄秋莎老师将我的那首“我想为家乡写一首诗”的录音发了过来。当时,我连忙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迫不及待打开录音,仔细聆听,不知不觉中就被手机里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她本人那赋有磁性的声音又一次打动,并且被折服了,一连听了数遍,令我如醉如痴,有时候我一度怀疑,那是自己写的诗吗,怎么会有这样美好的情景?
由于我对黄秋莎老师的朗诵风格情有独钟,因此,在没有挣得她同意的情况下,又一连发了好几篇我的作品给她,没过几天她就把录音很快传给了我,还很客气的让我多提宝贵意见。后来我在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有些莽撞和失礼,毕竟和黄老师不是深交。
在与黄秋莎老师的交往中,另一点让我终身难忘的是她对我创作上的帮助,我的每篇作品,她都会不厌其烦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让我加一修改。特别是在描写欢快的场景时,她不止一次提出,要尽情地渲染刻画,要有诗情画意,文字必须要有画面感等等。
后来实践证明的确如此,在美篇上,在许多朗诵群里,黄老师朗诵的作品,深受广大诵读爱好者的好评和喜爱,个别文章点击量甚至突破几十万,这也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
黄老师除在朗诵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外,在摄影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准,尤其是荷花,在她的镜头下,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典雅气质,总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为此,我也经常收藏和在文章插图里使用她的作品,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即便是过后再去欣赏,仍然很有味道。
据说,她喜欢摄影是受老父亲的熏陶,才逐渐入行的。一旦提起父亲,黄老师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父亲是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很多作品都是力作,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可令人遗憾的是老父亲由于疾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去了行走能力,行动只能依靠轮椅。这些生活上的变故,无疑给黄秋莎老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难以逾越的挑战。因此,她不得不舍去远方的家,回来照顾父亲。“无论怎么样,也得把老父亲照顾好,他养我小,我养他老,一点也不能含糊!”这是黄秋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已认识黄秋莎老师四个年头了,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的摄影作品,以及她推着父亲漫步在街头、公园的身影时,心情就会感慨万千!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黄秋莎老师做到了,当之无愧,那些令人感动的画面,在激励我的同时,应该也在深深地激励着大家。
对于黄秋莎老师的为人,我不想再用过多的笔墨去描绘,从她对老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不离不弃的态度来看,就足以证明黄秋莎老师的人品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和值得学习!常言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黄秋莎老师无疑是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