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为孩子做作业 时,一遇到做不出来的作业就喜欢在手机上搜题,真是伤透了脑筋。
孩子们放学回家,基本上天天都要做作业。虽然他们天天做作业,但是就是没有真正明白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作业?做 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他 们 始 终认为,老师给 他布置了作业,所 以 要 做作业;如果老 师不布置作业,他们也就不会做作业。做作业 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作业要挨老师的批评,也要挨爸爸妈妈的批评。一句话,他们是为了作业而作业。他们不清楚,做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检查对所学的知识能不能加以灵活运用。由 于 对做 作业 的目的不明确,造成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也就马马虎虎。一旦遇到不会做的题,不是先认真思考,不 是认真读 一读课本,再把这道题运用到的知识点梳理一遍,而是拿出手机照一照搜一搜答案出来了,把答案抄写在作业本上,就算把这道题做完了。
象上图中的小朋友做作业一样,第 1 题不会做, 通过搜题做完了1题。他没有去深入思考:为什么自己不会做?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他没有去认真归纳总结,也没有把这道题吃透。对这道题是似懂非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紧接着第2题,稍 微改变了一下,遇到相似的题型又不会做了.
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看 到 同学 们 都做了,也做对了。老师不知道学生是怎么做的作业,也就不了解学生对当天所教的知识究竟掌握得怎样,也不知道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这就无法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 果一 道题 做错的 学生比 较多,老师会在后面的课堂上着重讲一讲。可是通过手机搜一搜,学生们作业都做的很不错,可是实际情况呢?
那是不是学生就不可以用手机搜题呢?也不是!关键是学生怎样去使用搜题这个工具。搜题的前提是,经过了深度思考仍然做不出来的题才可以搜题。而且在搜题之后一定要分析该题用了哪些知识点;同时 在题目序列号前作 上 专门的标记,表示这是自己搜过的题,有时间的时候再做一次加以巩固。如果搜题之后经过思考还是没有深度理解,一定要抽时间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讨论。如果一道题做了一下感觉一时做不出来,不加思考就拿出手机来搜题,这是要坚决反对的现象。
同学们,让你们的大脑活动起来,勤思考,少搜题,做一个爱问“为什么”的“问题”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