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钟,我和母亲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看电视。电视剧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我和母亲。突然,母亲站了起来,拄着拐棍走向屋门。我问道:“妈,开门干啥子?”母亲说:“你老头回来了。”
我和母亲都坐在沙发上,既看不到窗外走动的人影,也没有听到父亲敲门的声音。可是,母亲却说父亲回来了,这让我感到十分的奇怪。我有些不太相信,于是一起和母亲去打开了屋门。门一打开,就看见父亲正准备上石阶。母亲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了出去迎接父亲。
继而我们回到了家中。我问母亲:“你是咱过晓得老头回来?”母亲说:“到这个时候他就回来了。”这时,我惊异于母亲识别时侯的能力。客厅里没有任何钟表,电视上也没有显示时间,母亲也不会手机。她是如何知道父亲这个时候回来呢?就算是识别天气,今天一整天都是阴沉沉的,上午和下午,三点和五点也没有多少区别,更没有夏天那么明显天气变化,都好像是同一个时间一样。我想:唯一的识别,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心灵感应。除此之外,或许还有父亲隐隐的拐杖声音,从一百米之外就传入了母亲的心中。
年逾八十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母亲天天坐在家里面看电视,我也不知道她看懂不。父亲天天外出吃茶打五角的大贰,往往是中午一出去,下午才归家。对于陪伴母亲,父亲似乎不那么愿意。我们都说过父亲很多次,在家中多陪母亲。然而,他老人家总是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也无可奈何。
母亲似乎早就习惯了父亲的做法,没有责怪,没有怨言。我们上班后,除了电视之外,母亲也没有人来陪伴。我们都觉得父亲应当多一些时间来陪母亲,然而喜动的父亲始终不愿意囿于一室。有时间,父亲又出门去玩的时候,母亲还会呵嘱他,走路慢点,早些回来,不要太久了。随后,母亲一个人在家中看电视,电视看累了就睡觉,或者呆呆地坐着,不知她想什么。我想:母亲是在等待。等待父亲的回来,等待父亲给她做饭,等待父亲陪她吃酒,等待父亲听她的骂。
母亲对父亲的等待,不是现在才有。在年轻的时候,母亲大好的年华,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苦痛,以她的弱小身子给父亲撑起了一片精神的天空,默默地等待了父亲九年时光。在这期间里,也有很多好心人劝母亲不要等待了。然而,母亲不为所动,承受着外人无法知道的苦痛,执着地等待着父亲的回来。
等待回来的父亲,并没有让我们的希望实现。然而母亲依然毫无怨言,我们有时在责怪父亲的时候,母亲却为父亲开托。有时间,我也不知道是父亲那里的好,让母亲如此执念。我想,也许有传统婚姻的约束,有母亲对父亲希望的期许,更有母亲对父亲的执爱。
人生之中,因为有希望,我们就觉得值得等待。因为有爱,所有的等待都是无悔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