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最后一天,我把挂在墙上的日历拿了下来。把每个月又重复看了一遍,果然有记录就能很清晰的感知到自己这一年是怎么过的。看着被使用了一年的日历,心里觉得很踏实。我在想2025的第一天要怎么开始呢?买套新衣服?吃点好吃的?去游乐场玩一天?很开心的是丁布发起了元旦的活动,于是新老朋友又可以聚在一起。
如果没有活动,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大家聚在一起。没有活动,只是聚在一起,好像聊不了什么天。我们之间的故事都与活动相关,我们的遇见都从活动开始。
1月1号那天的故事是这样的。我本来想的是早到半小时,站在梧桐树下,手提一个花篮,来一个伙伴,我就给她一朵花。随着大家陆陆续续的到来,2025年的第一场活动开始了。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不需要寒暄就进入了之前一起参加活动的状态,不需要说什么客套话,我们一直是我们。
一开始参加乐高的活动并不是对乐高感兴趣,只是想通过活动来释放压力,借助于跟大家的友好互动来恢复能量。通过参加乐高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我开始找到了玩乐高的乐趣。借助乐高表达那些心里细腻的想法,当你搭出了自己的乐高,就是有想表达自己故事的欲望。在表达与倾听之间,我们之间的链接产生了。
我之前参加活动就是跟着流程走,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设计,问题的逻辑是什么。活动参加的越来越多,每次我都会看几遍报名贴,渐渐地能get到活动设计的逻辑。通过一个个层层递进又具体的问题,就像给了参与者一个个台阶,顺着台阶,我们就发现了各自的答案。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氛围,我们都可以没有戒备地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些或好或坏的经历都能得到全然的接纳。在接纳别人的同时,我也变得越来越能接纳自己。在一次又一次试着去倾听别人的故事,去看见对方的同时,我也看见了更多,而不是被困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在你们成为我的支点时,希望我也能成为你们的支点。
每一次的活动,就像一个彩色的泡泡。而元旦这一次的彩色泡泡,我希望接下来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制造彩色泡泡的人。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在透视自我的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每一个问题都在告诉我,你的人生值得被看见,要好好看看你自己哦,可不能就这么让时间白白溜走。
当一排排搭好的乐高摆放在一起,就仿佛它们在说话。它们在说,看我,看我,我的故事是这样的。有这么多不同的搭法,有这么多被表达的故事。当这么多故事在同一天、同一个场景下、同时交汇在一起,新的故事发生了。拍照真的很重要,弹琴有余音缭绕的说法,乐高也有。活动结束后,看下照片里的乐高,彼此的故事又在脑海里鲜活了起来。
复盘2024,不会有遗憾,因为每一天都在认真的生活。经常参加活动,就是在透视自己每月、每周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还能及时被纠正,换个读书会的说法就是高质量反馈。在1月连续几次的活动中,2025年的节奏已经很明显了。不需要刻意的喊口号、贴标语,重要的是情景和场域。当你在一个会触发你行为的环境中,你就会做出与环境相应的行为,然后行为会改变思维。
2025,让故事持续发生。2025,我会带着这里的火种去点亮她人。
【1.1送给每个人的乐高日历,我很喜欢。我把它放在书桌上,每次抬头看见它,仿佛它就在说,你的2025是要这样度过的,这是1.1的约定。于是接着干活,偶尔出现的乱七八糟的想法就被这本日历踢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