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插画就像建一座“桥”,来连接文字内容和读者内心。——郝广才
01
你觉得图画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看来,图画的意义有很多很多,但大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让不认字的孩子看懂内容。孩子很小的时候不认识字,如果家长没工夫给他讲故事,那么他如何理解一个故事呢?图画书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方式,孩子可以通过图片上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动作,自然而然的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个方面,让认识字的孩子更生动形象的了解内容。认识字的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图画?因为图画能告诉他更多更多的细节,而且图画更有感染力。其实成人也是这样呀,比如说我们去教堂,看到教堂里走一副又一副关于上帝耶稣的图画,很多信徒可能会潸然泪下,觉得触及了他的灵魂。
但是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体现为,不同的人会是同一个场景,可能有不同的方式,而起到的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
这其实也像是桥。建桥的最初目的不过是连接河的这边和那边。但是,渐渐的,桥也成了艺术品。我们会追求把一座桥建设得美轮美奂,建设得更为坚固,让他能够更好的连接两岸。
02
在这本书里,郝广才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米开朗琪罗的《创造亚当》的壁画。在这幅画里,整个图片的焦点都体现在两只手上。我们有时候会说“上帝之手”这个词汇,其实说的是造物的鬼斧神工。而两个人的手指触碰的那一瞬间,可能会引起我们很多的联想,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第二个例子是意大利插画大师英诺桑提绘制的《灰姑娘》,画的是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那一个瞬间。但是却没展示灰姑娘的美丽,整个图画中主要展现了一只腿以及腿下面的那只水晶鞋。在构图中,所有人的视线都盯在那只鞋上,甚至连窗外也有人探出头来,来看看灰姑娘是不是能穿上这只鞋。大家的疑问和惊讶溢于言表。
第三个例子则是意大利插画大师朱里安诺的《一片披萨一块钱》。举例的图片中有一个憨厚的大熊的背影。虽然只有背影,但是却高高的举起了一只锤子,四周是凌乱的木头句子等等,柔和的灯光打在他身上。虽然是一副图片,但是却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效果。
不同的演绎方式就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去搭桥,桥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抵达你的内心。
03
我曾经读过一个绘本,名字叫《影子爸爸》,我觉得图片非常非常棒。
故事的主题是一个孩子思念自己的父亲。这个孩子同时非常喜欢玩影子游戏。于是她用一个黄色的语音,作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影子,在同一张画面中,有孩子的不同表情和不同的姿态,背后不同的影子。
七副不同造型的图,生动形象的展示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先是发现了黄色的雨衣,然后穿上了黄色的雨衣。在最后一张图片中,孩子顽皮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出了主意,于是开始用黄色的雨衣玩影子游戏。
不同的造型也展示出不同的影子,这样的黑、白、黄色的搭配,不仅呈现出鲜明的对比,而且让孩子非常容易的了解和引起共鸣,什么样的造型会实现什么样的影子效果?
就算是孩子不认识字,也能轻松的了解,图片的内容,而认识字的孩子,通过这些图片能非常透彻的通过图了解文字中没有讲述的内容。
插画师画图是需要想象力的,他要以一种最直接人心的方式去告诉你,他所想呈现的内容背景以及情绪。
给孩子选择绘本,要选择更美的桥。这座桥应该能讲故事,就像断桥能讲出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也像二十四桥能够创作出“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