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每一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姑娘,内容是她的内涵,标题是她的颜值。
我们每天跟皇帝似的阅姑娘无数,但最终记住的,往往是那些颜值高的姑娘。
毕竟,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就是生产力,就是吸引力,就是阅读量。
没有颜值,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内涵,因为大家都很忙,忙着炒股。
颜值高,才会带高阅读量;颜值低,甚至会埋没一篇好文章。
所以,给文章取个响亮的名字,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起名这事儿,看起来简单,细琢磨是个技术活,可不是人人都会的。
不过还好人类有项特牛逼的天赋,叫:模仿,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起出来好名的,然后汲取经验,为我所用。
本文就是通过分析那些阅读量破10W+的文章题目,试着总结一些起名的方法:
方法一:把美女和野兽放进同一个镜头——诱发冲突。
【案例】
原标题:7页PPT教你秒懂互联网文案
10万+:月薪3千与月薪3万的文案,差别究竟在哪里?
【技巧】
1)将意义相反或者代表相反意义的词语纳入同一句子,形成意义冲突:比如:它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将同一词义的词语,以不同量级的形式纳入同一句子,形成趋势冲突:比如,3千VS 3万;10000+ VS
100000+。
3)制造认知冲突:比如,奇闻!男人也可以生孩子。
方法二:喂饱好奇心——制造悬念。
【案例】
原标题:世界杯冠军德国: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
10万+:可怕的德国人!只因简单地两个字,便可怕到天下无敌
原标题:买美国房子的故事
10万+: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当我们去收房时…
【技巧】
1)抖包袱:比如案例中10W+标题。“简单地两个字”,为何?设下了一个包袱。
2)反逻辑:比如:癌症治愈吸烟。倒果为因。
3)留白法:比如:当世界上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了敲门的声音……;案例二的标题就是运用留白法。
4)反问法: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方法三:名气是跑的最快的宣传员——名人效应。
【案例】
原标题:海岩、冯唐、刘慈欣…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本职工作是啥?
10万+:郑中基、冯唐、谢霆锋…这些牛逼闪闪的不务正业之王,本职工作是啥?
【技巧】
心理机制:名人效应、晕论效应。
1)能用名人、名企名字名题,绝不以普通人名字名题。
2)能用近期的名人,就绝不用过气的名人。
3)能用当红的名人,就不用人气不旺的名人命题。
4)能用大家熟悉的名人,就绝不用陌生的名人。
方法四:和读者穿同一条裤子——引起共鸣。
【案例】
原标题:各种柴静、《X顶之下》、斥资100万
10万+: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
【技巧】
1)在题目里加入情感因素:比如,爱情、友情和亲情,见案例。
2)在题目里加入自身体验:比如,每日早起是一种什么体验?青梅竹马是一种什么体验?
3)在题目里加入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方法五:能用狙击就不用机枪——明确指向。
【案例】
原标题:为了留住司机,滴滴雇人打车:这些牛逼的互联网公司,初期都咋推广?
10万+:你一定不知道,滴滴、美团、陌陌是如何积累种子用户的?
【技巧】
心理机制:大脑是懒惰的,越是简单的、熟悉的,越是能够快速被它注意和识别,越是复杂、宏观和陌生的,越是不容易被它记住。
1)简化题目,变生僻词汇为熟悉的词汇:比如将“原标题:因为IT男,所有APP都患了直男癌!群P颠覆单约的产品逻辑”变为:“欢否CEO黄欢:陌陌的单约模式弱爆了,女性群P才是产品王道”。
2)活化题目,变抽象题目为形象化题目:比如:变“婚姻里不该有过多的期待”为“期待是婚姻的杀手”。
方法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范围。
【案例】
原标题:万科总裁郁亮: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10万+: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年轻人必读)
【技巧】
1)上切法:即将题目所向包含的意义向上延伸,扩大其辐射范围,比如案例中的题目更改过以后,就由探讨万科的问题,变成了探讨企业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范围大大增加。
2)横切法:通过横向辐射的办法,增大题目的覆盖范围,比如:变“马化腾和李彦宏的对话”为“马云缺席的一个半小时,李彦宏和马化腾都聊了什么?”
方法七:站在风口才能飞起来——热点引爆。
【案例】
10万+:《向死而生,李开复的忏悔》;标题摘自公众账号:创业邦杂志。
10万+:《李开复:经历死亡后我修的七个学分》;标题摘自公众账号:麦子熟了。
【技巧】
两篇文章都是抓准了李开复癌后反思这个风口。
1)抓准热点,快速反应。
2)切入时机要准,早了火不了,晚了高潮不了,不早不晚才刚刚好。
最后说一句:颜值只能吸引人,但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内涵,即文章的内容,所以唯有内外兼修,才能够写出既高水平又有传播力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