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晶莹的露珠惊醒了仲夏夜之梦,蝉鸣声中,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今天计划继续进行周前备课。早饭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今天周二,该有王君老师的专栏文章新鲜出炉,今天王君老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带着这份期待,打开微信看“语文湿地”推送的内容,“王君专栏”《艳平,世界如一座花园在前方等你》赫然跳进我的眼睛!出了什么事?艳平老师怎么了?获奖了?升职了?
带着疑问,赶忙进入王君老师的文字之中,这才知道,艳平老师通过全国的招聘考试,被浙江金华外国语学校录取。今天,她离开她工作了20多年的山西乡村,到浙江报到了。
艳平老师,语文湿地里我最敬佩的名师之一,作为一名铁杆“君粉”,她有着一颗勇于进取的心。正像王君老师写的那样,从今天开始,她的生命,开始了另外一段旅程。她的教育人生,开始了另外一种书写。大写的惊叹、敬佩之余,我也给艳平老师送去深深的祝福,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位外表柔弱温婉实则内心坚忍刚强的女子,一定可以凭着自己出众的学习力闯出一片新天地,追寻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艳平老师的“出走”,不是为了追求大城市安逸的生活,而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追求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要知道,她的女儿今年才高二,正需要妈妈的陪伴啊!还有她的母亲、丈夫以及原来曾经熟悉的一切。艳平老师让我想起了王君老师那篇著名的《妈妈的普通话和爸爸的酒罐子》,原先,我是个安于现状的人,是王君老师这篇文章彻底颠覆了我陈旧的思想观念,让我明白大的平台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君老师不也是当年从乡镇到綦江到重庆再到北京直至到今天的清华附中,一次次“出走”,一步步成长,现在已成长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青春语文”领军人物吗?或许会有人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指责王君老师、艳平老师“不安于现状,不扎根农村……”但说实话,农村学校就那么三尺宽的地方,能给你提供多大的成长平台?
我的好朋友沈金超老师,当初弃掉商桥二中“教导主任”这块“鸡肋”,“出走”到郾城实验中学,很快凭借出色的才华出众的能力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代表漯河市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还有从我们商桥“出走”到城里的王晓燕、李春华、靳彩丽……他们当初也并不比我们留下来的老师强到哪里去,可是现在一个个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干得风生水起,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白天鹅”。再看看我自己,多种原因让我一直坚守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27年来创造了商桥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记录”,但岁月镌刻在我身上的烙印,唯有默默耕耘,默默奉献,默默无闻……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年轻若干岁,或许我也会像艳平老师那样,舍弃眼前看起来安逸的工作和生活,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但“骨感”的现实让我无法“出走”,唯有在商桥一中的三尺讲台上继续“默默”下去。不过,就像我以前说的那样,无法成为“红花”,就做一片最绿的绿叶。我,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仍然可以追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