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成绩出来了,也因为讨论题目被叛违规了。然而舆论再次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姜萍既然违规了,就应该承担后果;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类开卷考试的灵活性本来就大,讨论求助等方式并不影响对她水平的整体评价。很多人坦言,换了自己哪怕讨论了也未必能解题,而且其他人有没有讨论呢?
这不禁让我们质疑这类竞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很多情况下,竞赛与传统闭卷考试是截然不同的。传统闭卷考试在目前似乎越来越脱离实际需求,而和真正的科研、行业相距甚远。未来AI将成重要工具,很多竞赛,像数学、编程,其实完全可以考察一个人如何在工具和开放资源中完成任务。说到这里,我个概念喜欢我熟悉的演讲比赛,允许参赛者查资料,找帮手,请教练,最后的重心还是在于最终呈现的水平。最终重要的不是“考试”,而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再说说数学竞赛的意义,最终目的难道不应该是看其学术或商业价值吗?我们为什么评价一个人数学水平?不还是看他能否带来新的解题方法、解决某个人类难题、或者产生实际的服务价值吗?
这次事件舆论这么大,很多人呼吁公平,最开始质疑姜萍的人就是出于这个原则。而后来挺姜萍的人们在乎的反而不是讨论该不该算违规本身,而是觉得姜萍的中专生身份成为更容易被挑刺对象的不爽。为什么就只查她一个人,别的参赛者有没有问题?身份上的不平等对公众的挑衅远远大过了程序公正性。
更深的想,这么大的舆论事件,最后否定的理由就这么简单的?总觉得是不是有隐藏了什么。
整个事件里,姜萍似乎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质疑声铺天盖地,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大赛的决赛,考不好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另一边,她的老师王某某可能是一时没经得住诱惑,但造神与毁神的背后力量,难道只有个人吗?更蹊跷的是,主办方居然也有道歉的言辞,承认规则存在不完善的问题。难道他们也认为这套规则真有问题?还是机构为了宣传刻意树立的形象,出了事却将责任推给个人。
我们再回到比赛的初衷吧:学术价值也好,商业价值也罢,衡量的标准应是其带来的真正成果。事情的真假曲折,外人争论不休的,也许只集中在那知道的1%,哎!比赛,不过是“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