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认为已经跟对方讲得很清楚的问题,在对方看来还是一脸懵;我们认为对方已经明确并能做好的事,结果却让我们出乎意料。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客气地讲:这是因为整个判断中都是“我(我们)认为……”殊不知“认为”仅仅是“认为”而已,都是主观推断,而实际过程中却有很多变数。比如,对方的理解能力、执行能力和应对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原有认知情况和差异。
要说追究原因,关键在于一切都是我们一方的主观臆断,我们无法全面地了解对方,并按照对方的能力去预设,更不可能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执行。毕竟人是具有较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在对话中,有这么一个理念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知道的事情在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那里会是怎么样的。
这句话,我认为包括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我知道的事情别人并不知道;
第二,我不知道别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第三,我不知道别人对这件事的理解程度。
简单说,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往往让我们惊讶,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学生并没有掌握,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就因为:
1.我们所讲授的知识点学生并不知道。
很多时候老师都是在假设学生已经知道(因为老师之前已经教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活动是用一个原来的假象去解决一个新问题,结果当然是越来越不懂。
2.我们老师并不知道学生还不知道所需的原有知识点。
也就是指老师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并不知晓,在不清楚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会造成学生不切实际的学习。
3.我们老师不清楚或者顾及不到个性学生的不同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问题和知识,不同的学生解读并不一样。于是就造成在集体教学中,顾及不到一一的思路链接和沟通,难以挖掘较小差别间的个性化引导。
比如,有学生需要重复教授两遍,有人三遍不等。
不考虑上述三个原因就进行教学,难免造成学生学而无获。
所以,无论是运用于教学场域,还是日常对话,我们都必须充分考虑三个因素才能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也就是:我要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这件事,而且他知道的程度如何?
只有充分地了解对方对对话中所涉及的事的认知情况,才能因人而异地进行对话,才能有效收获对话。否则,表面上看很简单的问题,也会因为认知差异而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