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这个高温酷暑的夏日,周末,其实宅家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聪明如我,再活泼好动,再热爱大自然,也不选择这个时候出门。
这样的盛夏周日,居家静养非常适宜。写作、品茶、看书、听音乐或睡个好觉,都是极为舒坦而轻松的生活方式。
人,还是要顺应自然或天然,莫作无必要的对抗和傻乎乎的较劲。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心平气和,才是颇为理想的修养生息之法。
我们有个文友,小诗写得不错,但性情孤僻,独立特行,逢周末休息,他经常一个人外出徒步,一天走上20~30公里是家常便饭,无论雨天、晴天都不例外,夏季高温或冬日炎寒也是如此。虽然每个人的意趣不一样,我尊重他的个人选择。但内心来说,我对这种苦行僧的固执活法,不太赞同。
我如果外出,还是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气候条件适不适宜外出?当天有无极端天气?比如,此行程或该景区有无亮点,非去不可吗?这个季节去适合吗?我必须事先做好攻略,做些准备与权衡,再决定出门与否。如出门,雨具、防晒衣/帽、饮用水、零食等,是必须要考量的。既然出去玩,就要有质量的玩法。绝对不让自己因旅行受苦受累,怨天怨地,那就失去了旅行的快乐意义了。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大概算得上是一个懂得生活,也会安排生活的人吧。如果不开心,只能说明,你安排得不合理。比如,我约志同道合的兄弟外出爬山散心,一定不只是爬个山,那必须还要安排吃点美食、再找个饮品店喝喝茶或书店看看书等等,做到动静结合,身心舒适,充实愉悦。既达到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让身心在品尝美食、浸润书香的氛围中,得到滋养与休整。为我们愉快的周末之行,留下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回到宅家休息的主题。
宅家,也有宅家的活法。俗话说得好:一辈子不出门,是个福人。当然,完全不出门,对于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事实上也很难做到。但从舒适安逸的角度来讲,不折腾,不远行,安安稳稳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里,也算是一种幸福人生吧。比如,我已故的外公外婆和奶奶,都是享年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一辈子很少离开过村庄,无病无灾,活到理想的高寿,让我们后辈子孙常常感佩不已。
而居家下下厨,做做饭,一家人在人间烟火气中,享受平凡而美好的家庭生活,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容易。总得有人要奉献,要辛劳,而且还要心甘情愿才行。比如,我的原房东夫妇,他们的儿女和孙子外孙,每到周末必回来团聚。三辆小车,把小院停放得满满当当。女儿和儿媳妇们分工合作,一起动手,洗菜切菜炒菜,洗锅洗碗刷盘,整个大家庭笼罩在一片欢快祥和的氛围中,男人们在饭桌上划拳喝酒,孩子们饭后在小院子嬉闹追逐,房东老夫妇皱纹舒展喜笑颜开。这一幕,落在我眼里,温暖我心头。谁说,只有外出旅行,才有乐趣,你看看人家,一大家人利用周末团团圆圆,说说笑笑,也是幸福满满,欢乐开怀。
是的,幸福生活,有很多种打开的方式,居家也好,外出旅行也罢,总之一句话,开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