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关于曾国藩的书,我主要读得是唐浩明著的《曾国藩》《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奏折选评》等,唐浩明版的《曾国藩》,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唐浩明版的《曾国藩》分为《血祭》《野焚》《黑雨》三部。从曾国藩在众人的推崇下墨绖出山,创办团练、组建湘军写起,历经磨砺,克服困难,成功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走上人生的巅峰,最后因天津教案的处理,导致朝野各界人士对其多有毁誉之词,名声受损,他本人也在抑郁中逝世。这部书写出了曾国藩作为农家子弟,在没有背景,没有高智商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激励、修炼,不断磨砺,坚韧不拔,成长为湘军领袖、朝廷重臣的心路历程。对我这样也是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工作的人来说,从这部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那时的我才大学毕业,孤身来到一家国企的机关工作。初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学专业难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内心迷蒙,没有方向。逛书店时,发现了《曾国藩》这套书,知道这是好书,于是,即使薪资微薄,还是咬牙买了一套,以一周一本的速度,读完了这套书。这让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规划了自己的职业路径,确定了目标。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就是从读书学习开始。书中提到,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于是,我从“看、读、写、作”做起,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自己规划的路径读书学习,提高写作水平。一直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我每周都要花时间练这四字基本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公司征文比赛获奖,在行业内知名报刊发表文章,逐渐在一个令人难以关注的岗位得到了领导培养提拔,现在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过程看似简单,其中却是几经波折,富含辛酸。也有“打脱牙和血吞”的难受与苦闷。在那些艰难的岁月,我经常翻看曾国藩的书,从中吸取坚持的智慧,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抛弃,不放弃。
虽然,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保障,但是我仍然保持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要基业长青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我个人的力量对此无法把控,对个人而言,读书、写作是我们反脆弱的一剂良药。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启迪我们应对困难的智慧,指引着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次报名砍柴书院的写作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增强写作能力,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让输出倒逼高质量的输入,了解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学会写新媒体文章,拓展自己的写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