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介入智慧。
贲友林老师认为,“学为中心”的课堂,不是信马由缰、“踩西瓜皮”式的课堂,而是师生共进、有所作为的课堂。为了保证教师有效而智慧地介入,贲老师总结了具体的操作方式,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打开了一扇扇明亮的“窗”。
策略一是引起和维持。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可能是对数学概念内涵的掌握,可能是对数量间关系的把握,可能是基本的方法运用,也可能是数学思想的感悟……围绕这些教学重难点,必然就产生了一些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适时地引发对这类问题的讨论,是教师介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策略二是明确和提醒。“学生的声音”占据主体,是“学为中心”课堂的重要表征。但在课堂上,学生常常出现言而不明的状况。一方面,这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学生的语义含糊,也说明了其对问题的思考尚不清晰。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明晰。
策略三是激励和阻止。“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多维度、立体式、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地方。不可否认的是,当各种声音都有了表达的机会时,多元的角度、不同的关注,出现“旁逸斜出”甚至与“主旋律”不协调的“杂音”,都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这个“指挥者”,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予以激励或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