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音是一个从小遵纪守法,不抽烟不喝酒,就连恋爱都听父母的话不谈的女同学。
她外表看起来就是一个温柔的好学生。因为是好学生,所以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19时19分她刷了刷朋友圈,没出来几条新动态,自从放假来,朋友圈的动态越来越少,就剩几个旅游,代购,秀恩爱的在继续活跃。
“她们看起来真他妈有故事”安音心里想着,就像安音看起来不会说脏话似得。
今天是安音离开家的第四天,很多人都问过她为什么放假不在家呆着,她的每次回答都假得不得了,什么为了过得有意义,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回答地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她在住宿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外地的放假不回家的女孩,安音也像个傻逼一样问人家为什么不回家,那女孩回答了一句不知道什么话,她记不得了。但是她很肯定,那女孩的回答也是假的,假的不得了。
她明白,那女孩和自己一样,不过是想变成一个稍微有点故事的女同学。
安音今天回家取了点东西,明天又要继续上路了。她望了会儿天花板,想想发现自己的每一次出走都像是一次逃亡。
逃亡去流浪,她喜欢流浪。
流浪是一种穷困潦倒,可未必就代表着绝望,就像是温暖的灯光未必就代表着光明,那是飞蛾的终点。
有的时候安音想,自己之所以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故事还没有被好好地听过。
如果一个故事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那么你顶多是一个知道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这么想的。
安音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经写的一本日记本,上面写满了自己的小心事,小故事,那些故事没有一个人知道。它原来是被藏在一个衣柜最下面的,因为有一次被她母亲翻出来了,她就把日记本烧掉了。被烧掉后还是只剩她自己一个人知道这些故事。这么算过来,她确实没什么故事。
明天她就又要逃走了。
坏人之所以要逃走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理由说服法官判自己无罪,她之所以要逃是为什么,难道自己有罪?
她的第一次出逃是初中毕业那年,她执意要去餐馆打工,无论自己怎么哭闹,她父亲就是不答应,说什么你还小,挣钱干嘛,我还养不起你是怎么了。安音从小和父亲关系就挺好,因为父亲不管什么事大多都顺着她。就是从这次的分歧开始,她有点厌恶自己的父亲。她爱自己的父亲,她知道父亲也爱自己,可是这世上并不是有爱就足够的。
这是她的第一次出逃,她有罪吗,她没罪吗?不知道。她只知道在过去的日子里,她太过依赖,伴随着依赖而产生的胆怯和心慌告诉她,自己不能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所以,就算是爱她的人也不能阻止她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那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小学里会统一发一种叫做“少年大世界”的刊物,听话的像个兔子的安音在上面看到了一片纪实故事,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学生用自己做兼职的钱独自去国外旅行,语言不通的她遇到各种困难,最终在警察的帮助下回来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给她看的心胸澎湃,还激动地交了5块钱邮给少年大世界充个会员。
接下来她的每一次出逃就都是围绕这个高中毕业女学生的故事展开的,去做兼职,自己一个人跑到好几个省外去听着听不懂的方言。
每一次都是逃亡。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安音知道自己的选择无非两种:不在沉默中继续没有故事,就在在沉默中继续逃亡。因为她知道,她害怕自己没有故事,所以他必须逃亡,因为她无法说服法官自己无罪,所以她必须沉默着逃亡。
还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生,每天干的无非就是吃吃,睡睡,或者掀起邻居家小姑娘的裙子。
初中,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却一脸鄙视,因为妈妈说过这么小谈恋爱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
高中时发现其实妈妈说的不对,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买的新衣服就是应该要马上穿上,买的零食就是应该要马上吃掉。
有些事情,你应该做的时候不做,等到想做的时候早就做不了了。就好比有些故事,在应该发生的时候没有发生,想要发生的时候早就为时已晚。
所以,她要逃亡,她不能做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她害怕成为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20:48,朋友圈有零零散散出现了几条新动态,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同学,每年的高中同学聚会来的人越来越少,她明白,大多数不去的人都是没考上大学,混的不怎么样的人。
她也很少去,倒不是没考上大学,而是因为她想等到自己变成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再相见。
朋友圈的那些突然消失的活动人群大约也是这样吧,不知道该讲怎么样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在努力变成一个稍微有点故事的女(男)同学
2015.7.26
作者:丁阿姨
转载前请联系作者获得允许,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