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了一块狗腿子肉,老婆不会烧,带到学校里来,大家都能吃到。
狗肉不上席是一句老话、俗语。狗肉不上席的“席”指的是“大席”,大席一般是用于仪式,宴会,待客,比较隆重,比其它肉食用家畜,狗太不够分量,狗肉不够级别档次,所以狗肉一般不上大雅之席。 狗肉不上席的文献和传说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南北朝代,游牧民族居多而且他们主要以狗为猎具和牧放的守护者,所以忌食狗肉。再加上那时佛教昌盛,在佛学典籍上把狗视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
2、在宋代宋徽宗当皇帝,听说“崇宁初,范致虚上方’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宋徽宗本命,他降旨禁止杀狗。
3、在清代,满族人传说狗和乌鸦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因而不吃狗肉,所以狗肉上不了席。
4、认为狗是吃屎的,很下贱,不健康,品质太差,所以不能上席。
5、古有打狗散场伙,意思是说吃狗肉,就是代表散伙,大家各奔东西,所以请客一般不用这道菜。
清统治者进关后,汉族也不得不附和。查阅清宫的御膳,包括满汉全席在内,尚未发现狗肉。时间长了,不少人也就逐渐不知道狗肉是什么味道了。尽管有的汉人仍然吃狗肉,但慑于满族统治者的忌讳,所以在堂而皇之的宴席上,也就没有狗肉的位置了。
那天殷老师问我,为什么说狗肉上不了大席。我解释的大致和百度上的第四种差不多,没想到还有其他说法,上百度查了查,算是长见识了。
现实生活中国著名狗肉菜肴有:
江苏的沛县狗肉:传说中是秦朝末年,刘邦的大将樊哙在作狗肉贩子时发明的。
贵州的花江狗肉:贵州布依族的传统菜。
广东湛江的白切狗肉:湛江人一年四季的最爱。
广东的狗肉煲:流行于广州、肇庆等城市。
吉林延吉的补身汤(又称狗肉火锅)、红枣煨狗肉、干靠狗肉、香辣狗肉丝等。
朝鲜族也有大量的狗肉菜肴。
狗肉为什么这么大受欢迎,不仅因为味道美,而且营养极高:
1.增强机体抗病力: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蛋白质质量极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对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细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
2.祛寒:狗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脂类,吃了它,可使人产生较高的热能。熟附煨姜炖狗肉,能够温肾壮阳,祛寒止痛,是老年人极好的冬令补品。
3.提高消化能力:食用狗肉可增强人的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
4.安五脏:狗肉性温味咸酸,其功能是安五脏、暖腰膝、益肾阳、补胃气。可治疗男女诸虚不足、骨蒸劳热、脾胃虚冷、虚寒疟疾、老年体弱、腰痛足冷、肾虚遗尿、早泄阳痿等病。
所以,不吃狗肉实在没有道理。君不见,在这寒冷天气里,弄一爿火锅,切两块狗肉,斟三杯小酒,无论独饮还是共酌,皆大快哉。有一年暑假,吾去广西柳州,那边的朋友欲请某去吃附近的特色菜——白切狗肉,后因行程排满,未能吃成,虽然有点遗憾,但由此可见,狗肉在南方是多么受欢迎。
夏老师会烧狗肉,烧出来的狗肉味道正宗,只是加了太多朝天椒,太辣了。一块进口,发心冒汗;两块入喉,额汗直流;三块入口,方知狗肉是狗肉。狗肉就是狗肉,吃了很有几块,中午趴在桌子上午睡,身上暖乎乎的,寒气绕边走。直到下午回家,脚心暖气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