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在听朴树,听朴树动情地唱《送别》,于是乎《送别》和《猎户星座》便成了我的哄娃神曲。此后的日子便在送别的歌声中循环往复,生活如歌,也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送别。
常常是我们的幸运儿,他已经八个月了,印象中他总是那么爱笑,也总是笑着。你一逗他,他就笑得很开心,嘴巴长得老大,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他特别喜欢姐姐,每一次姐姐给他一个眼神,他就兴奋地手舞足蹈。姐姐呼他名字,他立刻扭头用目光去寻找。哪怕姐姐半开玩笑地打他,捏他,压他,他都是笑着。除非感到特别疼痛了,他才会哇地叫出一声,但一般也不会哭。
他喜欢外公,因为近期晚上都是外公带他睡觉。他眼里看到外公的时间多些,自然会与他更亲近。
他也喜欢奶奶和妈妈,但好像没有特别喜欢,哪怕妈妈是那个提供粮食的人。总之你逗他,他就以笑来回应你,陌生人逗他,他也会回报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他就是这样惹人喜爱。
当然,他是最喜欢爸爸的。看到爸爸,他会张开双手,要求爸爸从外公手里把他接过去。现在会爬了,看到爸爸就快速地爬过来。爸爸抱着,带他上天入地,他笑得特别开心。爸爸一走开,他便哼哼唧唧表示抗议。有一段时间,爸爸在家每天教他说“爸爸”,他认真地看着爸爸的口型,不发一言。某一天早上,爸爸早起要出差,他醒来突然喊了一句爸爸。爸爸乐的狠狠地亲了他一口。爸爸走后,他就沉默了。等到爸爸出差回来,又带他复习了几遍,他只要遇到不如意或者需要帮助,比如要喝奶,不愿意坐着或者着急了等等,他就喊爸爸爸爸。
除了爱笑,常常还特别勇敢。八个月了,常常会按照医生给的时间定期去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打疫苗。我带他去了两次。有一次,既要抽血还得打两针疫苗。抽血时,当针管扎破他柔嫩的手指,他居然不发一言。当针管拔出,他仍是不发一言。接着打疫苗,当针管插入他的小手臂,他还是沉默着,第二针扎入,他才啊啊地叫了两声,等针管拔出,他很快就安静了。比起周围哭天喊地的宝宝们,常常真的很勇敢。
但也从那天开始,我担心常常神经感受有问题。可后来我们知道常常是有疼痛感的,打针这件事,他真的很勇敢地面对了。
常常五个月之前对爸爸的离开还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反馈,五个月后到现在,每次爸爸离开他会哼哼唧唧,不是要吃奶,不是要你抱,我想他就是在挽留,在诉说,在思念。每次视频,他看到手机屏幕上熟悉的脸庞,又会露出笑脸。后来,每次听到拨打视频的声音他就开始高兴了。见到屏幕里的爸爸后,他不满足,会伸手去摸手机,想摸摸或看看屏幕里的人。但总是失望。
我想一向开心的常常开始感受到了忧伤。那双爱笑的眼睛蒙上了忧伤的灰。
这忧伤来自爸爸,来自分别,来自隔着屏幕背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想不明白,来自解决不了。
如果生命有最初的忧伤,我在常常身上看到的不是来自出世的第一声啼哭,不是为饱腹而呐喊,而是来自这一刻,我在这一刻第一次看到了,也许只是属于常常的忧伤。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