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儿童阅读的观点是:
奖励很容易让外部动机取代内部动机,长远来说反而不好。
阅读是不需要奖励,在这里,奖励指物质方面的外在的奖赏,比如奖金、贴纸、玩具等等。我们必须先明确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再根据目的设计活动。在我看来,阅读的最终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获得发自内心的愉悦。
那么用物质奖励去鼓励阅读,会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吗?美国全国阅读研究中心认为:“内在自发的动机”可强化学生与阅读之间的长期关系,而“外在附带的动机”却只能产生短期的正面功效,学生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终将专为负面。
我想用自己孩子的真实经历来解读物质奖励的影响力:
去年我们全家人去韩国旅游时,4岁的哥哥总听到我们用英语和当地人交流,回到家,他产生了非常大的热情去学习英语。具体表现在:自己去翻看英语绘本,和我们用英语对话,还主动要求去上英语培训班。而在培训班上课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算积分,发放代币,代币可以换玩具,表现不好则会扣分,少拿钱。当哥哥第一次用攒的代币换取了一个奥特曼玩具后,他特别兴奋。但是就此之后,他对攒积分就不积极了,甚至告诉我,他不想去上英语课,拿到代币也随手乱扔。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爱英语,相反,他在家里还会跟我一起读英语绘本,看英语视频,用英语和我聊天。
我认为,哥哥这样的表现正是奖励机制发挥了一些不好的心里暗示作用。
物质奖励的心理暗示作用
1.奖励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暗示阅读会是一件艰难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所以需要其他的物质来补偿你的愉悦。
我们常听说的两个小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个是男孩子在老爷爷家附近踢罐子,老爷爷先采用奖励方式,踢一天给奖励,而后取消奖励,男孩子们本来踢罐子是为了好玩,但因为奖励取消他们便不再踢罐子玩儿了;还有个故事,汤姆刷墙,妈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假装刷墙是件特别好玩的是,附近的小朋友的想玩玩看,结果他们要付费排队在汤姆家刷墙。
你们看,能让孩子觉得一件事好玩儿,这才是真正的奖励。
2.成人需要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不是对阅读奖励产生兴趣。奖励本身不能带来阅读乐趣。相反还会让孩子在阅读中转移注意力。孩子可能读了几页书后会不由自主地想:我今天读了这么多,是不是就有玩具啊,是不是有小红花啊等等,显而易见地,这个孩子是无法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的。
3.长期的奖励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习惯,习惯和乐趣也是不同的。前者类似于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结果,是一种生理上的机械行为。比如孩子看到书,链接的因果关系是阅读之后带来的奖励;而乐趣则基于更复杂的心理过程,更加容易引发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感,让他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两者消耗的能量不是一个级别,获得的享受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4.外部奖励不光不能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还会把本来具有的自我认同拉低成他人认同。
孩子们会根据自己得到的奖励推断出:今天我读书了,老师(家长)表扬我了,是很好的行为。明天不读或者少读书,会不会受到批评?或者说明天我同样读了书,但是没有奖励了,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呢?久而久之,孩子们会看大人的脸色和反应去读书,去选择读书的内容和方式,而失去了阅读应有的乐趣。
不用奖励,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于奖励阅读方式,最常见的运用于让孩子从不爱读书到喜爱读书的初步引导上,对此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1.一个没有兴趣读书的孩子,可能会有各种原因,单纯认为奖励就可以吸引孩子来读书,单一了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得搞清楚有哪些根本的原因导致这个孩子不爱阅读,阅读环境、书籍内容、外部压力、自身喜好等都要一一考虑,个别孩子个别对待。
2.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示范是孩子开始阅读的第一推动力。当你津津有味地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模仿你。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初学习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父母。
3.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大量的随手可得的书籍让孩子挑选,舒适的阅读环境,还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还有亲子阅读的陪伴。
4.没有任何阅读的要求,比如阅读进度,阅读感想等。让孩子在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中开始阅读他们自己选择的书籍,充分享受阅读本身的乐趣。
5.从孩子的兴趣点开始入手,喜欢汽车就看关于车子方面的书籍,喜欢科普,喜欢超级英雄等等,都可以,让他们接触轻松的读物,是多数人开始学习阅读时候读的东西。
有研究统过,一天看一本漫画书相当于一年五十万字的阅读量,轻松的阅读是可以发展较高阅读能力的阶梯,它既能提供阅读的动机,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又能培养阅读较深读物所需要的语言能力。
台湾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学院院长林文宝老师说过,先让孩子愉悦,再去读书,而不是读了书,再给奖励愉悦他们,顺序不同结果也不同。
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小心呵护他们的真心和乐趣,启动他们的内在智慧和自身动力,从而让孩子产生自我认同,确定自我价值,这对他们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附录1:
1964年,让·保罗·萨特:拒领诺贝尔奖声明节选
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他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罗·萨特”还是“让·保罗·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决不是一回事。
最后我再谈一下钱的问题。科学院在馈赠获奖者一笔巨款的时候,它也同时把某种非常沉重的东西放到了获奖者的肩上,这个问题使我很为难。或者接受这笔奖金,用这笔钱去支持我所认为的重要组织或运动。就我来说,我想到了伦敦的南非种族隔离委员会。或者因为一般的原则而谢绝这笔奖金,这样我就剥夺了该运动可能需要的资助。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显然我拒绝这笔二十五万克郎的奖金只是因为我不愿被机构化,无论东方或是西方。然而你们也不能为了二十五万克郎的奖金而要求我放弃原则,须知这些原则并不仅仅是你们的,而且也是你们所有的同伴所赞同的。
正是这一点使我无论对奖金的馈赠还是对我不得不做出的拒绝感到十分为难。
附录2: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巴普洛夫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外部奖励会发生多巴胺激励模型,多巴胺,在大脑中扮演的角色是神经递质,一个神经细胞通过释放多巴胺来向另一个神经细胞传递信息,有人用猴子做过实验,在它按压控制杆(科学家其实蛮无聊的)的同时用电极刺激它的VTA区,这时就会释放多巴胺,猴子就会一直不停地按控制杆,而且会越按越快停不下来,但是也有人对这个提出了质疑,认为只有在prediction error在情况下,多巴胺神经元才会被激活,而如果奖励和你期待的一样是不会激活多巴胺神经元的(好像是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