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树立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求广大乡镇干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职责、提升工作实效、树立良好形象以及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要坚持不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政绩观的正确方向。要增强公仆意识,牢记为民宗旨。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时刻牢记为民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关心群众的疾苦和冷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需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确保政策措施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从实际情况出发,真实反映情况,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注重工作实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才能更好推动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加强学习实践,提升服务能力。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群众工作,了解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形象。作为干部药遵守党纪国法,加强自我约束,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律,不违法乱纪,不谋取私利。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及时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