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在写作课里举了一个例子:
小男孩和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碰疼了小女孩。于是小女孩找到妈妈对话。
女娃:他把我碰疼了!
妈妈:那,他是故意的吗?
小女孩:。。。
妈妈:那,他道歉了吗?
小女孩:。。。
妈妈:那,你觉得他的道歉真诚吗?
小女孩:。。。
妈妈:那,你现在还疼吗?
小女孩:。。。
妈妈:那,你还生气吗?
小女孩:。。。
妈妈:那,你现在想干什么?
小女孩:。。。
妈妈:那,你应该去跟他说什么呢?
小女孩:。。。
可以看出这位妈妈真的很会提问,首先妈妈并不知道两位小朋友之间事情的发展过程,只看到小女孩疼的结果。
她需要处理这件事情,那么首先得了解这件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
而她没有直接问,发生了什么?而是选择了提问的方式,步步为营,整个事情也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面对这种提问,小朋友肯定会体验到更加深入思考的感觉,她的感知能力因为妈妈的主动引导,被动增强。
我换位到小女孩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这位小朋友,因为当时疼,会有不开心的情绪。突然被提问,那么就会在大脑里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过一遍,这种不开心的感受会再重复一次。在不舒适区挣扎一会,终于想明白了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不开心的情绪自然消失。
整个思考过程中,都是小女孩有意识的完成,妈妈只是辅助,并没有帮她做决定。
如果小女孩的领悟能力强,可以举一反三。那么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她肯定不会再找妈妈求助,而是自己就能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这样小朋友的成长速度怎么能不快呢?
而进一步思考,不只是对小朋友,对于成年人,这种方法也是很适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