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这本书是二战期间一位社会学家受美国情报局的委托从而做的对日本民族性的研究报告。读这本书的初衷源于我自己对于日本文化的喜爱,今天来看,无论是日本动漫还是日本的工业产品都以它们各种各样的优点而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我相信这些成功的背后必然有其民族性的指引或影响。
这本书首先从战争讲起,作者认为当时的日本人民对于天皇有着超越一切的尊崇,天皇在他们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已经被当成了一种信仰,对于天皇的忠被认为是人们所拥有的最崇高的品格。至此我才明白为何我们看到的诸多抗日神剧中,日军侵略至一个地方后首先开始宣扬它们对天皇的忠诚还妄想将这种所谓的忠诚强加给他国人民,原来是真的发自内心。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信仰固然可以将人心凝聚,但危险之处也在于其可以蛊惑人心。一方面,作者提出日本人本质上是一群唯心主义者,他们将精神的力量渲染地无与伦比的强大,也因此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信,也许正是凭借着这种自信,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有强大的文化输出,日本文化似乎也在今天依然自成一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书的名字中找到一些大家对于日本人看法的痕迹,“菊与刀”,在书中,作者写道,菊是了日本人追求的那种刻意伪装的意志自由的象征,因为庭园中的菊花的每朵花瓣都经过精心修整,甚至被一些看不见的金属丝线系住以维持完美姿态。这恰似生活中被各种各样的责任所束缚住的日本人,对天皇、上级的忠,对父母师长的恩,甚至出于情面也要维持名誉的尊严,这些沉重的义务加诸在日本人身上使他们成为了完美的形象,倘若自己的形象受损,有时受到的是身边人的指责,有时受到的是内心的不安,因此或许日本企业文化中那些严谨,坚持品质的特性正是出于此,也正是出于维持完美形象的驱使,日本人也不断充实提高着自己,不断前进。这种责任对于他们整体的前进来说无疑是好的,但对于个人也未免太残忍了一些。而刀则是他们勇敢剖析自我的比喻,我们一般将刀看作残忍,进攻别人的象征,但在日本人看来,刀是一个日本武士最崇高的东西,剖腹自杀被他们当作最高尚的死法。正如几千年的历史中日本人一直在引进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他们从未停止过自我反思及前进。
很多思想,其实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日本,他们也推崇儒家思想,但作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深陷等级制且对等级制深信不疑的日本人抛弃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一环—仁爱,出于责任的牵绊,日本人在做一件事时,只看其是否履行了应尽的义务,是否顾及了自己的情面,而从来不分好坏,这也使得他们的很多做法看起来不可理喻,同时也使人觉得社会缺少人情味。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在于日本人自我麻痹自我鼓励的能力,或者称作一种阿Q精神,正如战败在他们看来从来不是彻底的失败,只是证明了当时自己思想的失误,或许是出于一种情面的维持,他们欣然接受了美国的改变并将那些视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似乎他们天生便拥有一些不能被别人所理解的想法,但只要自己觉得正确,并且可以以此自我感动就足够了。但在一些其他方面好像又解释不通,也许他们本来就是一些矛盾的人。当然,这是作者在战争刚结束时对当时的日本人所作的分析,经过了几十年的西方思想的影响,很多也许早已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而且这本书作为一本社会学研究,读起来实在枯燥无味,但是对于喜欢社会心理学和日本的朋友来说还是一部可以尝试一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