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小故事
(一)
上大学的时候有次跟我妈通电话,聊到几个高中同学在国外念书,日子过得多姿多彩,在求学的路上能有这样一段旅程,想必回味无穷,话语中透露着些许羡慕。等我说完,我妈轻斥我:“你们这些孩子光顾着自己开心了,想过家长的感受吗?有个阿姨家的孩子在国外读书一直没回来,他妈妈赶上更年期想他想得难受,时间一长就得了抑郁症,自杀过一次,幸好被救了回来。这事怕孩子担心一直也没敢跟孩子说。”
这件事给我的震撼颇大,此后我问过几个在国外读书的朋友是否想家,他们大多都回答“不会”。昨天跟M聊天,恰好在写这篇文章。我便问他:“你当时出国读书想过家吗?”他很随意:“不想啊。”我想想又问:“你出国读书的时候,你妈想你吗?”他回复的很快:“不想。”我很诧异,又问:“你怎么知道家长不想你?”过了一会儿,他回复我:“想的吧估计。”
(二)
“我可能是人格分裂,我很容易动怒,尤其是跟爸妈相处的时候更容易动怒”R很烦躁地跟我说,“他们真的很唠叨,我不想跟他们说话”。我问她如何跟家人交流,她回答我:“我会跟他们保持距离。”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她缺少耐心,经常因为小事情绪激动。我给她的建议是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当天跟家人互动和谐的事情,然后晚上分享给我。
第一天
“今天一直在做深呼吸,让自己平静,感觉很舒服,心血来潮地给老妈吹了头发。”
第二天
“今天跟奶奶顶了句嘴。家里风大,还下雨,奶奶说我没正常穿衣服,我想着一会要进被窝就顶了回去。”
我刚要回复,她又发来一串儿信息:“刚刚吃完饭后看到奶奶腿脚不好还去厨房洗碗,好心酸。我要帮忙。她给我赶出来了。”…“其实奶奶是几年前摔的,当时我不知道。夏天回来看到奶奶腿肿的好厉害,可是我却无能为力。”
第三天
“在我记事起爸妈就没停过争吵,从小就烦。现在想和他们再亲近一点反倒有些难。”
…
“我在慢慢的改,一年见不了几次,还是珍惜的好。”
昨天
我问她有多久没有跟父母谈过心了,她说好久好久,好像有记忆以来就没有。问她在北京是否想家,她很干脆:“想啊,想的厉害。想爸妈,累了打个电话,再累都值得。”又聊了一会儿,她告诉我,第二天要给爸妈打个电话。
(三)
我在北京的周末有时会去叔叔家吃饭。酒足饭饱之后,都要坐在沙发上跟叔叔婶婶聊上几个时辰。有次饭后闲聊,叔叔突然对我说:“你哥哥每次回家就往里屋跑,也不像你这么坐着,跟我和你婶婶聊聊天。”婶婶听了在旁边照旧温柔一笑。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全天下老去的父母在和长大的孩子相处之时的落寞和委屈。
(四)
一个姐姐写在16年除夕前夜的日记:
“爸爸,女儿想您。快过年了,家家在忙年,要是您在的话也该忙了。可往事如烟,去年今日依稀如梦中,一切都已烟飞云散。爸爸,女儿不孝。没有早些带您看病,也没有好好孝顺您,我也不知道您在那边会不会孤单。为什么我每次梦到你,你都是病中的样子。爸爸,女儿再也不能对你尽孝,为只能烧去纸衣而心碎 .....
想那空空的新家,只住了您人生最后的四年,也在那儿热闹的度过五个除夕夜。没想到15年竟是你的最后一个春节,那天您还特意交代要买个大鞭炮来放。难道是预感!一切是造化弄人!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如今父女相见只能在梦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离家越远,成长的速度越快。离家越久,成长的轨迹越深。我们越发的适应工作的压力,适应社会的节奏,适应人情世故的冷暖,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回到家却适应不了一直待我们如初的父母。
离家太久,长大的我们忘了如何跟父母亲近。离家太久,长大的我们还是会像孩子一样对父母进行索取。离家太久,看不到父母变白的头发、增长的皱纹、饱染风霜的脸颊、日渐佝偻的脊背、日渐蹒跚的步履,也看不到曾经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身体如今小病小痛不断。
亲情凌驾于一切感情之上。前有《二十四孝》,后有《弟子规》,这些诚然是皇权下的产物,但是对后世的意义依然利大于弊。如今生活在物质丰富、信息完善的今天,社会上却出现了很多有悖孝道的事件,各类官司层出不穷,各类节目五花八门。
当今85后、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如今我们的父母在故土日复一日的奔波操劳,我们则在远方为了未来奋斗。大多数人离家时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怀着对大城市的憧憬,对未来人生路的坚定,以及终于摆脱父母看管的喜悦,踏上了远去的汽车、火车、动车、高铁和飞机,但是也是最不懂事最张扬自我的年纪。我们经常跟朋友抱怨,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抵触与父母的接触,反感与父母的亲近。久而久之跟父母间应有的熟悉亲昵变成了“普通人”见面的寒暄,除了日常用语,再无其他。
大学四年,早已忘记了家乡的春、秋。工作将近两年,在家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我想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会有一个辗转难眠之夜,也拥有过一个与家人团聚亲近的好梦。离家太久,近乡情怯。长大的我们很少和父母待在一处,父母也经常在面对我们的时候欲言又止。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以上片段选自朱自清的《背影》,年少无知,听不出老师站在讲台上朗读时的深情,看到这篇在课本里被标记成重点的文章,觉得十分搞笑。下课之时还会跟同学讨论这个父亲滑稽的语言,模仿他笨拙的动作。长大后我也离开了多年生活的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每当我要去外地时,爸爸都会把我送到检票处,看着我进去才转身。然后去另一面,站在有厚玻璃阻挡的候车室外再看着我进入站台后离开,不分严冬还是酷暑。回头再看这篇文章,才读懂这篇平淡的课文中一字一眼均蕴含着赤诚之爱。这就是亲情的力量,没有半分矫揉造作,却让每个长大了有着共同经历的人都感慨万千。
大学四年,有同学选择假期不回家,留在北京兼职赚零花钱来减轻家庭负担。虽然我理解,但是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时间一长就会明白,能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跟父母亲近的时间更是不多。工作后,跟家人团聚最长的时间是过年的七天假期;成家后,男性要在外打拼,以事业为重,女性连重要的除夕之夜也不能与父母相伴;有了孩子后,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只能以“小时”累计。可惜,可供把握的时光在上学的时候已被我们挥霍了。人往往如此,在没有后路可退之时才会想起之前的路口还有个转弯,只不过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选择忽视,到头来你会发现曾经自认为正确的选择和坚持是多么的可笑。
今早起床看到了一则新闻《留守儿童和母亲分离 哭嚎: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植大姐说,春节回来这几天峰峰一直拉着她一起玩耍,连睡觉都要抱着,也不出去找小朋友耍。植大姐是离异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姑娘在读高中,她必须要出去挣钱供两个孩子读书”。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你所忽视的温情正视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幸福。
《目送》里是这么看待亲情缘分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一只金鱼,或许是为了亲近自然,或许是为了自由毅然跃出水面。但是无论它跳跃的多高,也无法离开赖以生存的水源。外面的世界很美,想看的风景很多。工作的任务很紧,操心的小事太多。不敢走得太远,也不敢走得太久,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
一颗蜡烛,点亮时我们不会在意它给予的微弱温暖,无法感受它燃烧时的痛苦,也看不到它燃尽之时的挣扎不舍,甚至会抱怨它提供的明度太低。等到蜡烛燃尽之时,眼前一片黑暗,才发现原来没有它自己寸步难行。
佛曰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 ,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贯穿我们人生的痛苦与我们和家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亲无价,莫等人西去,空悲切,才悔惜取眼前人。此篇献给所有含辛茹苦的父母,提醒长期漂泊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我们,在与家人相处之时多一些亲近与陪伴,多一些理解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