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金字塔原理》第三章《如何构建金字塔》作者芭芭拉.明托说,当我们坐下来写作时,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知道大致要写什么,不清楚具体表达什么及及如何表达。即使知道最终呈现的思想会组成一个金字塔结构,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感。
实际上。这对将完成的“成品”已经了解了很多,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有一个包括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其次,其实你知道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文章的标题?
还要知道,这个句子是对读者头脑中已存在的某个疑问的回答。当在读者了解到某个“背景”中发生读者了解某种“冲突”,就会引发读者的“疑问”,回答这个“疑问”就是我们写作的动机。
我们可以利用知道的这些知识,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构建文章的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通常爱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容易。
一、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的构建金字塔通常更容易点,因为刚开始思考的是我们最容易确定的事情及文章的主题,及读者对该主题的了解情况。将在文章序言中引导读者重温其了解的情况。
自上而下构建金字塔的步骤如下:1.画出主题方框,2.设想主要疑问。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4.说明“背景”,5.指出“冲突”,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二、自下而上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这个顶部。有时候你无法确定自己要讨论的主题,尚不清楚读者脑头脑中的疑问,有时候无法确定读者想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那这种情况下,可以向下移动的层次从关键句层次着手。如果我们能够确定任何关键句要点,那很好,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确定可以按照三步走的步骤自下而上组织你的思想。
步骤一,列出所有的要点。步骤二,找出逻辑关系。对因果关系的分析揭示出两条单独的思路,当然有可能某些应当列出的早点并未被列出。步骤三:得出结论。
三、初学者注意事项
金字塔原来的规则可以使你从金字塔结构中任何一个位置上的思想着手,发现其他相关的事项,但是必须采用自上而下法或自下而上发。但是具体运用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你现在是作者对金字塔原理的初学者常问问题的回答
1,一定要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一旦你着手将思想变成文字,就似乎带上最美丽的光环,令你感觉到字字珠玑,甚至不愿意进行必要修改。你指标读,一下子把这篇文章都写出来。因为你稍后很可能容易想出文章的结构,一定这思想变成文字你才能觉得不错,然后根本不管思路实际上是不连贯。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一旦你知道自己个序言的主体部分说什么——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你就可以根据你希望产生的效果,按任何顺序写出这些内容。选择不同的顺序影响文章的文风,当然肯你定想运用不同文风写不同的文章。但是一定要从“背景”开始构思,因为按照这个顺序,更容易找到冲突和疑问。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先想好序言,避免开始观战时还在想背景的冲突。当你坐下来开始写作时,头脑中已经有了更完整的主要思想,这样触发主要思想疑问也很明显。这时你很容易直接跳到关键句层次开始回答,就主要思想一些新的疑问。多数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些思想。和组织属于背景的冲突的信息会使你陷入复杂混乱的论证中。要先整理出学员的信息,要把注意集中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思想。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不应该在网上这种部分才告诉这读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正文部分应当只包括思想,即因能够为读者提供新思维而引起读者疑问的表述。思想只能以逻辑方式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在描述一些通过分析发现了因果关系时,才可以在正文部分列举读者已知的信息。简单的历史事件不是逻辑思考的,因而不能算作思想。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序言的目的只是告诉读者一些已经知道的信息,但有时候你不知道读者是否确实知道某些信息,有时候你可能认为读者不知道某些信息。如果表达信息能够容易的由客观第三方进行检验,这就可以加进的读者知道该信息,因为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注意不要在序言中涉及任何读者不知道的信息。如果你利用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回答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问题,那么。说明你的序言中遗漏了重要信息,如果在序言中提供该信息的话,有读者会提出不同的疑问。
6.在关键句的层次上,更应选择归纳推理,而非演绎推理。
在关键句层次使用归纳推理比使用演绎推理更容易使读者接受,用归纳法更容易被人理解人们倾向上的思维发展顺序来表达这意思。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是用演绎的顺序,但是演绎的顺序发展的思想并不一定要以演绎的顺序表达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将演绎法发展思想用归纳法表达出来。
比如你建议某人购买一座库房,可以用演绎推断支持对方购买库房。比如说,判断是否购买库存有三个标准,就是库房符合以上标准,因此应当购买。这个结构中的第三个要点不能引起读者的疑问。假如你的写作顺序是先表达金字塔底端的核心观点,然后表达关键句要点,那么你根本不需要把第三个要点再表达一次核心观点。这个论证过程过于复杂。
采用归纳法则可以更有效的表达你的观点。比如说因为太平洋大街库房符合我们的标准,因此应该购买库房。第一,它位于道路中的交叉路口,第二,面积超过5000㎡,第三,每平方算米低于1万。所以这就是支持对方购买库房的归纳法则。
反思:归纳法比演绎法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