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路径依赖的一个例子。
在我毕业后工作的一年内,渐渐体悟到,人生处处存在“路径依赖”。
比如最近,和我合租一年的室友要从郑州分公司转到自己家乡山西所在的分公司了。当时,做下这个决定非常果决。但是,在转换工作地点的过程当中,我看到了很多繁琐的细节需要考虑。他刚买了半年的电动车带不走,于是要花心思贱卖给别人。可,就算是贱卖也要花功夫找到下家啊。
再者,我们跟他合租的人,因为他的离开,大家要合力找到下一个室友,不然谁来分担下月房租。找新室友的过程也颇费周折。既要人家不嫌弃咱,又得咱跟人家合得来。看起来简单,可磨合起来难了去了。
要调回山西分公司的这个哥们,越是临近搬离他在郑州出租屋的日子,越显得不耐其烦。估计,一次是走不彻底的,他说,在过几个月后,肯定还得回来专门解决社保和档案的事情。你看,仅仅是一个在同公司内工作地点的变动就生出如此多的琐事,难怪存在路径依赖这回事呢。走在老路上,省心省力啊。
以上说的,还只是事物层面的,更大的烦恼我觉得在情感或心理层面。郑州呆了一年,兄弟伙都有了感情,不管是同部门的,还是跟我们这些朝夕相处的室友都难舍难分。这不,今天他同部门哥们儿给他饯行时,他喝酒太猛,还喝吐了。肯定感情深舍不得呗。想想也是,工作越来越忙,人心里的空地儿越来越少,到新的地方,结交新人,大家都疲惫不堪,谁愿意抛弃磨合好的旧哥们儿,再费力气掏心掏肺给刚见的新朋友呢?
路径依赖,源于变化带来的恼人的细碎琐事,更源于人与人之间羁绊一旦形成,不愿再承受撕裂的痛苦。
说起工作,想到原来看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当时选择的时候不是很重视,以为做选择的那天跟我们人生中其他庸常的日子没什么两样。可是当若干年后,再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那日的选择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改变。
的确如此。因为人生中存在路径依赖。可能大学毕业时,我们凭着自己的懵懂的感觉选择了一个职业方向,干了两三年后,积累的都是这个行业的经验。倘若贸然去转行的话还要从新开始。而我们的年龄却会不尴不尬的接近30岁了,成家立业的现实压力成为眼前的最大迫切。别天天念叨“世界还很大,我想去看看”了。好好依赖眼前的路径,估计是大多数人理性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职业就是一份职业而已,养家糊口,升职加薪,不为走上人生巅峰,只为拼尽全力活成一个平凡人。社会分工决定:不是人人都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生存而已,好好依赖眼前路径,确实很稳很保险。打铁的不是都喜欢打铁,纺织女工不见得都喜欢纺织。所以,你在走的路是你自己想走的,并且走的虎虎生风,那估计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了。
电影《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这句话是产生路径依赖后,对于心有不甘的中毒者的一剂精神胜利法的解药。并且,认准这个理儿,才能活得像样子吧。路就是这条路了。如果这就是眼前唯一的现实,你要怎么办。停下不走,躺下打滚儿吗。不行,咱是成年人,要成全自己。说服自己这条路也是不错的。风景还是很好的。慢慢走,会走出意义的,吧?要是突破不了路径依赖,还说服不了自己,活得就会很颓,没有生机。
跟整个生活比,工作就又微不足道了吧。比如找伴侣这事儿,就比它重要。然而,这件事也是路径依赖。你在天南,没理由找个对象天天在海北。你找的人就是你圈子里的人。要不,就是你圈子里的人给你介绍的。好比,笼子里的白鼠肯定也是找同在笼子里的同伴繁衍。
找到一个人了。不是你俩天生天造地设。没有天造地设,唯有天雷勾地火。由世俗的压力和憋闷的欲望而走到一起,耳鬓厮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拌嘴吵架,磨啊磨。互相磨合后,大家产生了对彼此的情感羁绊,产生了路径依赖,懒得再找别人了。看到了其他动心的人,安慰自己不应该三心二意,每晚枕边的人才是自己的归宿。
你看,为了自己成全自己,我们造出了“缘分”、“天造地设”或“命中注定”这些虚词儿。这些词儿很好,能使我们坚信自己已经在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了。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熟识的生活状态产生路径依赖。村子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若对大学四年的都市生活产生路径依赖,他就离不开电影院、咖啡馆、书吧、KTV、外卖······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客气而又陌生的合适距离。村子里生活的父母也习惯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离不开邻里街坊、串门子、唠家常、打麻将······
于是,很多人不会逃离都市。于是,也有人会老死乡村。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自己的路径依赖。摆脱路径依赖,是与自己的生存状态割裂开来,人们基本不会做。
路径依赖的背后是巨大的惯性。很多商人也利用这一点。这一段时间,“知识焦虑”被经常提到。很多有知识的人,抓住大家“知识焦虑”这个痛点,贩卖二手知识。隔三差五,就有一些音频或文字或视频课程横空出世,宣传:了解了这些你就成长了,你就迭代了。如果不了解,你就要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唬人的时代淘汰了、抛弃了,吓得我们消费者赶紧付费。这种焦虑或者说恐惧,会让我们对这种付费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形成路径依赖。让我们反复进行重复购买。
此外,很多APP上都有签到积分,或者打卡奖励,或者连续登录勋章之类的东西。这都是在培养用户习惯。我也可以把它叫做培养你的路径依赖。一些人还提出“用户总时间”和“用户注意力”的概念。未来商业可能真正稀缺的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所以好多商人都想尽办法收割我们的时间或者注意力。他不会收割一次就放过你,他要让你上瘾,产生依赖,离不开他。这种依赖,我觉得需要我们有点定力,适当减轻些。
路径依赖这个概念很有用。有些路径依赖我们避免不了也无需避免,它有助于我们过好我们平凡的一生;有些路径依赖我们要设法克制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度过我们自在的一生。
我初中时学过一首诗,叫《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放在文末,很是应景。
中文版: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
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
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英文原诗: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