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拉》
纯爱电影与双性人的故事
01. 许光汉的痴情人设
许光汉因为饰演阳光帅气又痴情的李子维而火遍全网。但早在2018年,他就出演过类似的角色,而那时,他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
这个角色就是《海吉拉》中的文棠生,他阳光帅气、爱打篮球、会玩滑板、成绩不错、细心体贴,关键是他一直只爱一个人,完全不对其他人感冒好吗!可盐可甜可奶可狼,又酷又暖又深情,这种人设简直是理想型好吗!
而且,他为了爱的人,不惜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这句话看起来令人费解,但这正是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
女主角叫宛婷,是双性人,后来因为子宫病变严重,不得已做了变性手术,变成了男人。棠生经历了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选择接受了宛婷。这种接受不是表面上的接纳,而是从心理到生理上的完全接受。
为什么把生理放在后面呢?因为电影着重描写了棠生在尝试与已经变成男性的宛婷发生性关系时的心理障碍。这种跨越性别的深情让人动容之处在于:因为爱你,我可以改变自己,无论这种改变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02. 棠生的爱情
电影名很有意思,叫《海吉拉》。百科对海吉拉的解释是这样的:
“在南亚,海吉拉(乌尔都语:ہجڑا ,英语:Hijra)通常被认为是第三性的一个成员——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绝大多数的海吉拉都是生理男性或者双性人,但也有部分生理女性的海吉拉(一般被称为海吉拉斯)。”
第三性,双性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电影的题材很新颖,也很有难度。但台湾电影有能力把一个可能令人不适的事件拍的无比清新脱俗。
但实际上,电影的本质还是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纯爱故事。宛婷虽然后来变成了生理上的男性,但她在心理上还是女性。所以电影对双性人这个话题的探讨并没有太深入,它想表达的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
“我一腔孤勇,一生只用于一处。”棠生的爱情是小心翼翼的表白,是无边无际的等待,是不顾一切的选择。
青涩的喜欢
公交车上不好意思看宛婷,只能偷偷傻笑。明明很想多看对方几眼,明明很想和对方多说说话,但在喜欢的人面前,真的害羞又紧张。
在一起后,终于可以大方地看宛婷了。目光一直紧紧追随宛婷。
纯爱正是因为稀少,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学生时代的恋爱是最接近这种状态的,两个人都那么羞涩,连拥抱也会觉得是跨出了很大一步。
孤独地等待
宛婷去国外做手术却没有告诉棠生。棠生虽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依然放不下宛婷。从高中到大学,他都不愿意试着喜欢上其他女生。就像何以琛说的那样:“我不愿意将就。”
真诚地理解
宛婷终于回来了。他得知宛婷的遭遇后,边哭边说:“很辛苦吧。”
不顾他人异样的眼光。只要和她在一起就好。
痛苦地挣扎
情到深处,在准备和宛婷发生关系时,他突然意识到宛婷在生理上已经是男性了。此时,爱与性对他来说是冲突的。
他极其渴望跨越这个心理障碍,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只能痛苦地挣扎。
坚定地改变
最后,他温柔地亲吻宛婷手术后留下的疤痕。这一刻,他完全接受了宛婷。
棠生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人,他太美好了。“即使前路混沌,同他走过,才算人间。”
他包容并接受宛婷的一切,他象征着这个世界给予双性人的最美好的爱与善意。
03. 台湾爱情电影的纯粹
台湾的爱情电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能让我一边说着:“这也太文艺、小清新了吧。”一边又被感动得痛哭流涕。
文艺和小清新只是一种风格,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好的故事能表达出青春真实的美好与疼痛,能真正打动人心。
有的时候故事离现实生活其实很远,但我还是愿意做梦。远离俗世的规则与利益,静静地享受恋爱的纯粹感。
《我的少女时代》:“后来才发现,原来喜欢一个人,是不知不觉,感谢那辆车,搭住她肩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发现,心,可以跳得那么快。”
《蓝色大门》:“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谢谢你喜欢我。”
“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你永远,是我眼中的苹果。”
#往期推荐
· 影评|罗马
配图|来源豆瓣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景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