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保持高效的关键。
精力管理定义
时间和精力应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因素。影响我们效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精力。如果说时间管理是对时间的分割、组织和协调,那么精力管理则是对精力的控制、使用以及恢复,即如何高质量地使用精力。
- 精力定义
作者提出: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四种精力源。
其他同主题图书和相关信息,整理其观点供大家参考:
精力在汉语字典里的意思包含精神、体力和专心竭力三种含义。
《超级精力管理术》认为,精力是每个人做事投入度的基础,分为精疲力尽、全情投入、游刃有余等不同层次,主要影响因素为运动、饮食、睡眠等生理基础和情绪压力状况。
《你充满电了吗》一书提出,精力是一种能量体系,如果把人体想象成电池的话,精力的状态就像是电量的储备状况,精力包含意义、互动和能量三大要素。 - 精力投入影响效能
全情投入意味着,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你参与的每项活动中去。然而生活中诸多因素影响我们表现,每天会浪费我们几个小时,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每天我们支出精力的数量和质量,却是可以调节的。一个人精力的投入程度会极大影响其效能表现。出色的表现,健康和快乐,都建立在有效的精力管理基础之上。
精力管理模式
精力管理的日常模式:支出和补充
精力管理的日常模式适合大多数健康人每天的生活状态。我们每天不管是进行工作还是娱乐等活动都需要支出精力,也需要通过睡眠等方式补充精力。日常的精力补充方式包括活动间隙的短休息和每天睡眠的长休息两种模式。精力管理的压力模式:透支和修复
人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比如:为了完成时间很紧的重要项目连续几周熬夜加班。这种情况下身体为了支持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将日常储备的精力调动出来使用。如果不能尽快得到休息恢复,就很容易生病,需要通过治疗或休养才能重新恢复健康。精力管理的极限模式: 储备和衰竭
人体的精力会随着使用次数的累积逐渐进入衰竭模式,这就是老化的过程。不过,就像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减少生病和延缓身体衰老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精力的构成因素进行适度韧化训练,从而增加精力储备。
精力管理四原则
- 精力金字塔
精力主要老源于四个方面: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能量。
身体层面的精力:以数量计,主要体现为身体可以做出与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相关的动作, 可以通过呼吸、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式调节。
情感层面的精力:以质量计,分为消极和积极。主要表现为自信乐观、与他人关系融洽等。情感的灵活性、弹性。主要包括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与他人的亲密互动和常规的人际交往。
思想层面的精力:以强度计,即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创造力、专注力、现实的乐观主义和大脑的可塑性。
精神层面的精力:以重心衡量,一个人将时间精力投在哪里以及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意愿生活,主要表现为富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体现人生意义。 - 钟摆式运动
我们要平衡精力的使用情况进行周期性补充。精力过度使用会导致损耗,相反精力使用不足就产生闲置。要想精力充沛就学会有规律地消耗和补充精力——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放肆玩耍。 - 突破舒适区
“凡不能摧毁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尼采
如果只是给肌肉施加一般的压力,力量根本得不到增强。要提高承受力,就必须强迫自己突破舒适区。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对身体有效,情感、思想和精神层面也可通过该训练方式达到增强承受力的训练效果。 - 养成习惯改变
精力管理需要开展实践逐步建立自己的精力管理模式,固化下来形成程序化的习惯模式。主动改变需要刻意练习。
精力管理的三步骤
实践精力管理的三个关键步骤:目标—现实—行动。
- 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关键的任务是找到对你来说重要的价值观并描述出个人工作和生活愿景。一旦找到符合内在价值观和外在追求的目标就会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 面对现实
分清楚现实生活中占据你精力的主要事情。并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精力的分配。 - 实践行动
精力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通过不断刻意训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精力管理能力。
每个人的精力就像是手机电量,我们在不断耗费也要不断补充,也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会出现报废而更新。不断实践精力管理,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