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博赞思维脑图”的印象,源自于《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现在离读此书的时间已过20年,在此期间,陆陆续续读东尼·博赞的书、零零散散用思维脑图,似乎读懂一些,又似乎抓不到关键,虽然PC机和手机上有相关软件,但思维脑图的使用处在可用可不用、会用又不会用状态。
一次深圳学习之行,学友涂涂用“品思博赞思维脑图”上传学习笔记,涂涂的思维脑图笔记让我眼前一亮,下课时我拽着她就请教如何把思维导图做好。记得当时她推荐“品思博赞思维导图”课时很紧张,一直说品思每一期仅有30名学员,2017年最后一期10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很难报得上名。也许上天垂怜,感谢恬嘉的帮助,我报名成功了,“品思博赞思维脑图”让我在上海启航新思维脑图之旅。
对于有自学用过“博赞思维脑图”的人,说起中心主题和枝干都不陌生甚至于沾沾自喜自己会用,无论是笔记或记录或聊天,都会比周围没用脑图的人多了些系统的东西,甚至会给出建设性的思路。但是,一旦要使用“博赞思维脑图”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就会发现不对劲儿,中心主题抓不住眼球,枝干上密密麻麻的字还不如自己抄下笔记省事。上网查查别人的思维导图,除了线条其它压根看不懂,因为思维导图是谁做谁知道!
带着对“博赞思维脑图”使用的一堆疑惑,带着对“品思博赞思维脑图”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疑问,我从福建三明飞往上海,走进“品思博赞思维脑图”E2第32期。从掩映在绿植下的教室门上我看到一幅很温暖的张贴画,一问,David(卢慈伟老师)手绘版贴画,视觉感受很直接明了、让我印象深刻。
有人说做事跟对什么人很重要,在这里,我要说学习“博赞思维脑图”跟着品思、跟着phoebe(陈资壁老师)和David(卢慈伟老师)很重要。两天的紧张而又开心的学习从有着一对天使翅膀的彩色笔(飞笔)的画开始,一个个场景随着化身为飞笔的陈资壁老师循循善诱的台湾普通话展开,课堂上欢歌笑语却不失主题,热烈而又紧张的小组竞赛在每组组员共同努力下都收获满满;卢慈伟老师化身为迟到的大鱼尾画把视觉在思维导图中的骑士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品思博赞思维脑图”,严谨的思维可以转化为许多的可能,生涩的字词可以用图形象记忆,脉络的延伸可以从活口中展现。一下子解开原来自已使用“博赞思维脑图”的困扰,感觉品思和两位老师给了我的思维脑图一个灵魂,导图活了,思维活了!
“品思博赞思维脑图”E2第32期线下课程圆满结束了,可是“品思博赞思维脑图”带给我的震撼还在,可敬的phoebe(陈资壁老师)和David(卢慈伟老师)生动有活力的讲解还在,同期学友热烈的互动还在,我相信和大家共学共用,“品思博赞思维脑图”必将改变我的思维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