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到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二战时候的事,那时候兵荒马乱,经常有人吃不饱穿不暖。一位德国老太太,发现自家栅栏外有个男人在徘徊,看着要进屋还感觉不想进似的。
于是,老太太猜测男子应该是饿了,可能因为自己曾经的身份或者性格原因不好意思进来讨吃。
这地方这里人烟稀少,能找到吃饭的地真是太不容易了。于是,老太太主动过去对男子说: “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扛到那边角落里去,我老了,扛不动了。”男人连声答应:“好,好!”
他脱去外套,把木头从这头搬到另一头,并码放整齐。男人很卖劲儿,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好心的老太太乘机邀请男子吃晚饭,男子愉悦地答应,开心吃完晚饭,继续上路。
这个故事是从别处看来的,看完故事,你有没有什么感想。
只是突然想起欢乐颂里的一幕。安迪得知樊胜美用钱的时候,好心的拿着钱去找正在酒桌上的樊胜美。结果是什么呢?被樊胜美狠狠拒绝。
虽然说安迪是好心,但是她表达的方式太过直接。谁能真的就是爱财如命呢?还不是被生活所迫?樊妈妈的步步紧逼,让她不得不自己摸爬滚打,可是,你随手拿着那些钱来对我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那你有没有想过接受者心里的感受?
想到一个典故。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我只截取了前半段,《不食嗟来之食》是西汉戴圣撰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书籍《礼记.檀弓》,主要讲述齐国富商黔敖与齐国饥荒灾民故事。
我不是说做善事不对,而是要讲究方法。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神经大条,不在意。有的人比较敏感,不能明明是好心而办了坏事是不是?
表达善意需要善良,更需要方法。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们身无分文,你会选择去乞讨生活吗?你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有尊严有骨气的人,就算再苦再累也要用双手来拼搏,对不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从小就这样学习。做人要善良,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二者可以联系在一起。
那我告诉你好啦,如果你能传递给其他人,那就你告诉大家好啦!
“愿这个世界充满善意。愿每个个体的尊严,都能得到世界的呵护。”
悄悄说一句,偷偷善良的你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