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注意),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绝对的英年早逝,她的故事一定有民国范。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这也是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原因之一。
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