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个,停了一天的电。
早上六点多起来,还很纳闷,咦?我这充了多会儿的手机咋没反应,居然没电。
洗好电饭煲去舀米煮饭,姐姐说:“不是没电吗?”
呃!还真是,停电了,要怎么煮饭?
这时候,很适合再读《红楼梦》来消遣,一遍又一遍,难得竟不腻歪。
拿过笔记本,细细品味,间或抄抄写写,曹先生的语言灵动绝美,每每读来,很是赏心悦目。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境感悟,初读时,心心念念一个花袭人,你侬我侬,情深意重,怎么就给撵了出去?
再读,竟觉得过眼繁华,满目凄凉
如今,读来,觉得曹先生的用心良苦,烈火烹油也好,大厦倾覆也罢,一代人有一代的人机遇谁也勉强不来的
从最初的痴狂到如今的平和,个中意蕴,很是受用。
才知道从此公主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只是各种琐碎、冗长的开端。
小时候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之《娃娃新娘》,很是愤然,忙去拉大妈,扰乱了她看《聊斋志异》的兴致,大为光火。
后来,大妈总惦记那本《聊斋志异》,问哪去了
奶奶拿去开了
她气汹汹:“闲死人,总乱拿别人东西,到她手里就回不来了,谁借出去赶紧给我要回来!”
“奶奶,那本《聊斋志异》你看完了吗?我大妈要看”我很不情愿磨蹭上去纠结中开口道。
“催啥催”奶奶很不高兴垮下脸来。
还真是,很难要回来了。
前几天,大妈又问:“咦!我记得以前有本《聊斋志异》怪好看的,放哪去了,我咋找不着了?”
我心里很是无奈,她还真够心心念念呀!索性一味装聋作哑忽悠过去。
书里的很多诗词原是耳熟能详的,猛一见,如如故人,甚为欢喜。
原来很是着迷贾雨村的“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闲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更感叹娇杏的“偶因一朝错,便为人上人”
依稀记得,昏黄的灯光下,夜已深沉,摩挲着蝇头小字的“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彼时心里酸酸涩涩的滋味陈杂……
世态炎凉,人生冷暖辛酸,际遇浮沉,心生悲悯,于浮世绘中见天地众生自己
难得一天没碰手机,晚上八点多才来电,感觉很是不一般